[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751.7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芳;丁秋艳;李云龙;祝涛;李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47 | 分类号: | A61K31/047;C07C403/24;A61K9/10;A61K47/44;A61K47/22;A61K47/10;C09B61/00;A23L33/105;A61P39/06;A61P27/02;A23L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李丽平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叶黄素 油悬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叶黄素晶体:选用总类胡萝卜素>160g/kg的万寿菊浸膏,加入10%‑30%的低醇类溶液,加热至50‑70℃,恒温形成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混合液;在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中加入KOH‑醇溶液,恒温皂化,当皂化完全,得到皂化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醇类水溶液洗涤皂化物,离心分离,最后得到叶黄素晶体,将叶黄素晶体干燥备用;S2、制备叶黄素油悬液:选用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通过超临界方法制备叶黄素油悬液。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人工成本小,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且产品稳定性高,含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之一,主要存在于万寿菊、甘蓝、菠菜等植物和人体的血浆、器官中。类胡萝卜素是国际公认的、具有抗病生理功能的天然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单线态氧的有效淬灭剂,能消除羟自由基;是脂类过氧化反应的断链抗氧剂。在细胞和细胞膜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对于人体疾病的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叶黄素除了具有类胡萝卜素同样的生理活性外,尚具有独特的护眼功能。
叶黄素作为一种具有双重功效(增色和营养)的食品、医药添加剂,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食品加工和保健药品中将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叶黄素比使用合成色素有很多优点:它对人体使用安全、无毒、无害,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且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率,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作为天然色素之一的叶黄素,也有着天然色素共有的缺点—易被氧化,叶黄素由于其抗氧化的特性,此缺点显得更加突出,经实验测定,15℃避光保存,但不隔绝空气,7天后叶黄素即可降解30%。因此叶黄素需要充氮气或真空包装,包装打开后需立即使用,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叶黄素混悬于植物油中,由于植物油对空气的阻隔作用,叶黄素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小,不易发生氧化,经实验测定15℃储存于避光密闭容器中,2年仅降解小于2%,而且由于叶黄素不溶于水,具有微弱的油溶性,叶黄素混悬于油中更利于人体吸收。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叶黄素粉末为原料,采用胶体磨法、剪切乳化法或高压均质法制备叶黄素油悬液,制备的叶黄素油悬液存在含量低、流动性差,溶解性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人工成本小,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且产品稳定性高,含量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叶黄素晶体:选用总类胡萝卜素>160g/kg的万寿菊浸膏,加入10%-30%的低醇类溶液,加热至50-70℃,恒温形成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混合液;
在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中加入KOH-醇溶液,恒温皂化,当皂化完全,得到皂化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醇类水溶液洗涤皂化物,离心分离,最后得到叶黄素晶体,将叶黄素晶体干燥备用;
S2、制备叶黄素油悬液:叶黄素晶体和相应量的抗氧化剂相混合,按照植物油与叶黄素晶体质量为250:1-40:1的比例加入植物油,搅拌,得到叶黄素预混液;
开启CO2超临界设备,预热10-30min,从萃取釜上口倒入叶黄素预混液,关闭萃取釜盖,采用高压泵将二氧化碳以恒定的流速从萃取釜底部连续引入萃取釜中,同时升高温度为50-70℃,当釜内压力达到10Mpa-30Mpa时,关闭二氧化碳流速,二氧化碳流速为5-50kg/min,恒温恒压保持3-6h;通过萃取釜下端的放料口取样检测产品,如产品合格,则回收部分二氧化碳,当压力为2-5Mpa时,打开下端放料口,放出产品叶黄素油悬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费托合成车间定连排水及常排凝液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修用涂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