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及管道清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98793.9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E03F7/00;B02C13/04;B02C1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水污染 治理 管道 清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及管道清淤方法。包括机体、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呈辐射状分布的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行走轮、行走电机和行走传动机构,松泥磨壁机构包括用于搅拌管道内淤积物的搅拌部分和用于对管道内壁清扫打磨的清理部分,搅拌部分包括中心管以及围绕中心管设置并通过钢管相对于中心管固定的内、外螺带,外螺带的外径大于内螺带的外径,清理部分为沿外螺带的外表面密布的带状钢刷;破碎机构包括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一端的破碎锤,转轴转动装配在所述中心管的内部;柴油发动机、减速器,可对管道内进行有效清淤且能排除管道内壁上的粘附物以避免二次堵塞、提高管道通流能力、降低管道堵塞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及管道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
城市雨水、给水等管道,作为城市得到主要市政设施,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用之后,管道内部容易沉积泥沙、砂石等杂物,不仅影响管道的输水流量,而且也会对增加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因此需要定期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淤处理。现有技术的管道疏通,一般直接采用高压水枪对管道进行冲洗,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淤积稀松的情况,若淤积物堆积致密,则需要大量的清水持续冲刷很长时间,若淤积物因粘附性而粘接在管道内壁上,则高压冲水也很难将其冲掉,这些粘附物很容易阻挡水中的杂物,从而加速堵塞。
城市污水排水管道,其作为城市的主要基础设施,其规模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而不断壮大,每天排入污水管道中的污水、生活垃圾(含油脂、结垢物、缠绕物等)与建筑类垃圾,还有随雨水带入的地面泥沙,经年积累使得排污管道淤泥堵塞,在暴雨天气时,因为排污管道堵塞经常导致污水倒灌,路面堆积污水,严重污染生活环境。一些老旧的下水道由于当初设计标准较低,淤积堵塞现象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排污功能。传统清淤方法很难有效清理其中的淤积物,且清理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成本较高,有些地方的排污管道只能重建。对于大管径的排污管道,通常采用人工进入清理的方式,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存在有害气体而危害工人健康。对于小管径的排污管,常用高压喷水推进式清淤工具(俗称水老鼠),其只能清理管径500mm以下的排污管,而且仅对于沉积物较为稀松的管道清理有一定效果,沉积物比较致密或者沉积物粘附在管道内壁上时,其效果甚微。现有市面上也存在一些清淤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整体设备体积较大、操作复杂,多数都是用污水泵抽取排污管内的污泥、垃圾,一方面污泥和垃圾抽吸不易,抽吸不干净,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污水泵堵塞,因此很不实用,还有一些通过机械结构将排污管中的垃圾铲起来装在随行的垃圾仓中,这种方式清理效率更低,甚至不如人工清理效率高,也不实用。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对管道内进行有效清淤且能排除管道内壁上的粘附物以避免二次堵塞、提高管道通流能力、降低管道堵塞概率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管道内进行有效清淤且能排除管道内壁上的粘附物以避免二次堵塞、提高管道通流能力、降低管道堵塞概率的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对管道清淤的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方法。
本发明的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利工程用水污染治理管道清淤装置包括:
机体;
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机体沿管道内壁行进,包括至少三个呈辐射状分布的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行走轮、行走电机和行走传动机构;
松泥磨壁机构,包括用于搅拌管道内淤积物的搅拌部分和用于对管道内壁清扫打磨的清理部分,搅拌部分包括中心管以及围绕中心管设置并通过钢管相对于中心管固定的内、外螺带,外螺带的外径大于内螺带的外径,清理部分为沿外螺带的外表面密布的带状钢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