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7342.3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8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聂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颀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H05B3/0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陈炜 | 
| 地址: | 313099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持 稳定 电阻 活性炭 电热 再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包括再生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动电极板(3)和第二移动电极板(4);再生仓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让位孔;第一移动电极板(3)、第二移动电极板(4)分别位于再生仓外的两侧,并与再生仓滑动连接;第一移动电极板(3)和第二移动电极板(4)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电极凸柱(6);各电极凸柱(6)分别穿过再生仓上对应侧的各让位孔;第一移动电极板(3)和第二移动电极板(4)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向或相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仓包括底板、侧盖板(7)、第一固定电极板(1)和第二固定电极板(2);底板、两块侧盖板(7)、第一固定电极板(1)和第二固定电极板(2)合围成槽体状;第一移动电极板(3)、第二移动电极板(4)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电极板(1)、第二固定电极板(2)的相反侧;所述的再生仓上的让位孔位于第一固定电极板(1)和第二固定电极板(2)上;第一固定电极板(1)和第一移动电极板(3)连接在一起;第二固定电极板(2)和第二移动电极板(4)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移动电极板(3)、第二移动电极板(4)分别接入稳流电源的两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仓同一侧的各让位孔呈矩阵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凸柱(6)的直径等于让位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凸柱(6)的外端端部呈尖锐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再生温度的测温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电源配置有显示屏,能够实时监测通电电压V和通电电流I。
9.一种活性炭电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该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待再生的颗粒活性炭倒入再生仓中,对第一移动电极板(3)与第二移动电极板(4)之间通入恒定电流,使得再生仓内的颗粒活性炭开始电热再生;
步骤二、在电热再生过程中,颗粒活性炭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调节第一移动电极板(3)与第二移动电极板(4)上电极凸柱(6)的间距的方式,来调整第一移动电极板(3)与第二移动电极板(4)之间电阻值,使得整个电热再生过程中的再生功率保持在预设范围内,直到再生结束;
第一移动电极板(3)与第二移动电极板(4)之间电阻值R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得到或两种方法综合得到;
方法一:检测第一移动电极板(3)与第二移动电极板(4)之间的电压U和电流I;计算R=U/I;
方法二:检测颗粒活性炭的温度T;根据温度T获得颗粒活性炭的电阻率ρ;计算L为第一移动电极板与第二移动电极板上的电极凸柱的间距;S为颗粒活性炭的通电截面积。
10.一种活性炭电热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再生单元;再生单元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维持稳定电阻的活性炭电热再生装置;相邻两个再生单元之间能够自动封闭或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颀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颀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73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