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6864.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寅;刘宇浩;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品质 实时 监测 包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及监测方法,所述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的罐盖安装有显示屏、电池、控制器和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与食品接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和叉指电极电连,所述控制器用于发出一系列激励电信号传输到叉指电极中,所述叉指电极用于产生与食品微生物浓度成正比的响应电信号;所述显示屏用于接收并显示控制器计算的食品品质,其中控制器通过预先建立的微生物定量评估模型计算食品品质。本发明实时监测且变质程度可视,监测时间覆盖食品货架期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像传统品质监测一样,主要对出厂前的某一个时间点的新鲜度品质进行参数提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装食品品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出,人们对于食品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基于理化的实验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检测周期较长。基于仪器检测法也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由专业人员来操作。上述这些方法都只是食品出厂前的食品品质检测,并不具备货架期食品品质的实时监测功能。
目前对于罐装食品品质的检测有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理化实验等多种检测方法,上述检测只能在实验室里由专业人员完成,尚没有有效的技术对于货架期罐装食品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测。
现在的食品主要在出厂时订的保质期,只是通过标签简单地分为是否在此保质期内销售或不可销售。对于出厂后食品品质的变化,顾客和商家却一概不知,光凭标签上的保质期无法真正判断食品品质的好坏,进而使得顾客对食品品质产生担忧,商家对该食品是否适宜销售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的变质程度可视的食品微生物浓度实时监测包装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微生物浓度实时监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的罐盖安装有显示屏、电池、控制器和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与食品接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和叉指电极电连,所述控制器用于发出一系列激励电信号传输到叉指电极中,所述叉指电极用于产生与食品微生物浓度成正比的响应电信号;所述显示屏用于接收并显示控制器计算的食品品质,其中控制器通过预先建立的微生物定量评估模型计算食品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罐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的LED灯,所述LED灯用于根据食品微生物浓度值大小显示不同颜色的灯。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罐外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收集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差分放大电路、模数转换器、单片机、DDS频率发生器、压控电流源,与单片机连接的显示接口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叉指电极的对数为10-30,叉指宽度为45-50μm,叉指间缝隙距离为45-50μm。
上述的食品品质实时监测包装罐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器发出一系列激励电信号并传输到叉指电极中;
(2)叉指电极与食品接触,接收所述激励电信号后产生响应电信号,发送所述响应电信号至控制器;
(3)控制器判断一系列激励电信号是否遍历,若否,则重复步骤(1)和(2)直至其遍历;若是,则控制器拟合根据响应电信号与激励电信号的比值获得的阻抗值,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微生物定量评估模型计算食品微生物污染指数,所述食品微生物污染指数用于表示食品品质;
(4)控制器将食品微生物污染指数发送至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屏接收并显示。
进一步地,步骤(3)中,微生物定量评估模型建立的过程包括:
(31)将罐装食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加速腐败实验,同时采用平板计数法与阻抗谱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6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