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穿击OLED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91511.2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子云;卢泓;刘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美晨曦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121 | 分类号: | H10K59/121;H10K59/131;H10K59/179;H10K59/17;H10K7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穿击 oled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抗穿击OLED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电极层、绝缘层、辅助电极层、有机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像素主分隔区以及被像素主分隔区分隔而成的至少两个像素单元;每一个像素单元通过一个像素辅助隔断区分隔为像素发光区和像素引出区;像素主分隔区与其相邻的一列或一行像素辅助隔断区内布置绝缘层;绝缘层顶部设辅助电极,对应像素引出区顶部设贯穿通孔给导电材料穿过将像素引出区和像素发光区连接辅助电极及外部电源;并且在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形成向基板凹进的开口区。本发明的器件及方法,有效防止了单个像素点短路而造成的整个器件的失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发光均匀性以及开口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器件以其节能、健康、轻薄、环保、自发光、响应时间短、结构简单、可实现柔性等优势,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发展前景广阔。
电致发光器件的构造一般包括一个基板,在基板上制作了两个薄膜电极,在两个电极之间制作了多层有机薄膜,在两个电极间通电后器件会发光。最常用的基板是透明玻璃做的,器件通电后发的光透过玻璃基板射入空气作为显示或照明所用,这些被称为底发光器件。也有些器件的光是从器件面发出的,这些被叫做顶发光器件。
电致发光器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薄,由于发光层与金属层的厚度都是纳米级别的,阴极与阳极之间的距离也不会超过几个微米;当阳极与阴极薄膜表面有尖峰或者孔洞时,发光层容易被击穿,从而导致整个器件失效,从而降低电致发光器件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提高器件的可靠性行业内通常有三个方法:
中国专利,CN201810873198.2公开了一种高稳定OLED照明屏体,其中,电致发光器件中各发光单元相互断开,发光单元串联电阻保护装置接入辅助电极;当短路发生时,电阻保护装置熔断,该像素点失效,但不影响这个器件的发光效果,提高了器件的可可靠。该发明确实有提高器件可靠性的效果,但是需要重新制作电阻保护层,工艺十分复杂,实用性不高。
中国专利,CN201310681400.9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照明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第一电极通过黄光蚀刻工艺形成像素点结构,第二电极通过隔离柱结构在第一电极相同位置形成像素点结构,导电单元均由驱动单独供电,由于各发光单元均是独立的,一个像素点短路时,并不影响其他像素点正常工作。该发明同样可以提高器件可靠性,但是双层像素点工艺更为复杂,开口率较低实用性也不高。
中国专利,CN201611104816.4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在第一电极层上设置导流条与载流条,发光单元通过导流条连接至载流条,当短路发生时,导流条可以有效的阻止电流经过短路点泄露,减少短路面积,提高器件可靠性。该发明实用性较高,但是由于第一电极层既设置载流条,又设置导流条,同时载流条中间的蚀刻区域同样占用器件的有效面积,所以开口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是问题:当阳极与阴极薄膜表面有尖峰或者孔洞时,如何保证发光层不容易被击穿,以及如何在保证电致发光器件有效避免像素点失效引起的短路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开口率,以及能够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了单个像素点短路而造成的整个器件的失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OLED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均匀性以及开口率,有效防止了器件整体失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制备方法,使用设备简便,工艺成熟,可行性高,既可以满足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又有工艺简单,实用性高以及开口率较高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OLED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电极层、绝缘层、辅助电极层、有机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像素主分隔区,以及被像素主分隔区分隔而成的至少两个像素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美晨曦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华美晨曦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