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9878.0 | 申请日: | 2021-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霖;张群;王君;郑振炼;邓小勇;赵秋娟;陈禹攸;齐文龙;刘战威;宋秋红;武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范文菊 |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高 系列 客车 车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前顶盖、中顶盖、左前侧围护板、左侧围尾板、右前侧围护板、右侧围尾板、后顶盖和顶盖横梁,通过将顶盖、护板及尾板焊接至顶盖横梁上可生产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该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相较于传统顶盖的制造方式,通过生产简易钣金件进行焊接组合,避免了大型复杂模具的开发,亦降低了冲压成形的难度,极大的提升了产能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钣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顶作为车身长度最重要的尺寸要严格控制,否侧影响车身前后围与侧围以及车身底盘的整车装配,公交、客车类产品的车顶作为车身五大片之一,通用性很强,结构类似,随着客户的需求量多种多样,客车的国家轻量化新能源补助情况决定了大客、公交的基本尺寸通常有12.5M、10.5M、10.8M、8.5M、6M等,有大巴车和中巴车之分,随着时代的发展,顾客对于车身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车顶高度对于轻客而言至关重要。
传统的制造方式是通过制造三块较大的顶盖,如图3所示,通过冲压模生产较大的前顶盖301、中顶盖302和后顶盖303,再通过点焊焊接至车身横梁之上;
然而,这一制造过程却面领着很大的技术挑战,一则研发复杂的大型冲压模来生产顶盖,需要极大的投资时间周期,其次,较大的顶盖往往意味着需要极大的成型功,在生产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形功过大导致设备卸荷的问题,影响生产,除此之外,极大的成型功还会导致钣金开裂,使得产品的良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形功过大导致设备卸荷的问题,影响生产,除此之外,极大的成型功还会导致钣金开裂,使得产品的良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车顶架、新型中顶盖、右前侧围护板、新型签顶盖、新型后顶盖、右侧围尾板、左侧围尾板、左前侧围护板、顶盖横梁总成一、顶盖横梁总成二、顶盖横梁总成三、顶盖横梁总成四、顶盖横梁总成五;
所述的新型中顶盖、右前侧围护板、新型签顶盖、新型后顶盖、右侧围尾板、左侧围尾板、左前侧围护板焊接于顶盖横梁之上;
所述的顶盖横梁总成一、顶盖横梁总成二、顶盖横梁总成三、顶盖横梁总成四、顶盖横梁总成五焊接与客车车身之上;
车顶架,为车辆顶部主要的安装结构,所述车顶架由新型中顶盖、右前侧围护板、新型签顶盖、新型后顶盖、右侧围尾板、左侧围尾板、左前侧围护板、顶盖横梁总成一、顶盖横梁总成二、顶盖横梁总成三、顶盖横梁总成四、顶盖横梁总成五构成;
车顶夹具;为所述车顶架主要的固定结构,所述车顶夹具位于所述车顶架的底端,且车顶夹具与车顶架为夹紧固定连接;
该新型的中高顶系列客车车顶制造方法为包含以下三步:
S1、通过冲压模冲出钣金小件:新型中顶盖、右前侧围护板、新型签顶盖、新型后顶盖、右侧围尾板、左侧围尾板、左前侧围护板;
S2、依靠定位夹具将新型中顶盖、右前侧围护板、新型签顶盖、新型后顶盖、右侧围尾板、左侧围尾板、左前侧围护板焊接至顶盖横梁总成一、顶盖横梁总成二、顶盖横梁总成三、顶盖横梁总成四、顶盖横梁总成五上,组拼成车顶架;
S3、将车顶总成焊接至车身之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顶盖的制造方式,通过生产简易钣金件进行焊接组合,避免了大型复杂模具的开发,亦降低了冲压成形的难度,极大的提升了产能和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横梁总成一、顶盖横梁总成二、顶盖横梁总成三、顶盖横梁总成四和顶盖横梁总成五等间距分布在车顶夹具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9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久性强、和易性好的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