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87721.4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楠;王晓晨;徐冬;杨荃;闫书宗;丁吉杰;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于春晓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对称 调整 方法 | ||
1.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轧辊开始零调过程:
精轧机组在设备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后,对轧辊进行标零过程,调整两侧压下量,当检测到轧辊两侧的压力差小于给定值则标定过程结束;其中,设备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包括支承辊换辊、工作辊换辊、设备大修;
S2:轧辊零调成功且在压力卸载前读取轧制力数值:
在S1中标零过程结束后,在压力卸载前读取零调成功时两侧压头和油压传感器的实测值,并分别记为:
FOS_LC——轧机操作侧压头读数;
FDS_LC——轧机传动侧压头读数;
FOS_PT——轧机操作侧油压传感器读数;
FDS_PT——轧机传动侧油压传感器读数;
S3:计算辊缝预摆调平值:
标定成功后当前机架预摆调平值Si为:
Si=αk(FOS_LC-FDS_LC)+α(1-k)(FOS_PT-FDS_PT)+ΔSi
其中,α为预控调平影响系数,取值范围[10-4,10-3];k为权重系数,取值范围[0,1];ΔSi为预调平补偿系数;i表示第i次工作辊换辊;
所述S3中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每一次工作辊换辊后计算辊缝预摆调平值所采用的预调平补偿系数由本套支承辊周期内前几次工作辊换辊预摆调平值和稳定轧制后实际调平值计算得出;
当前机架支承辊换辊后,第1套工作辊上机标零后,辊缝调平值S1为:
S1=αk(FOS_LC-FDS_LC)+α(1-k)(FOS_PT-FDS_PT)+ΔS1
其中,ΔS1=0;
每次换辊后,开轧前3-5块钢为烫辊材,以便于轧辊升温建立热凸度,同时调整至较合适的工艺参数,在精轧操作台人机交互界面读取第i次换辊后轧制第3块钢穿带结束时当前调平值为Si_dyn3;
第2套工作辊上机标零后,辊缝调平值S2为:
S2=αk(FOS_LC-FDS_LC)+α(1-k)(FOS_PT-FDS_PT)+ΔS2
其中,ΔS2由下式计算得出:
ΔS2=β1(S1_dyn3-S1)
其中,β1为第2套工作辊换辊辊缝补偿衰减系数,取值[0,1];S1_dyn3为在精轧操作台人机交互界面读取第1次换辊后轧制第3块钢穿带结束时当前调平值;
第3套工作辊上机标零后,辊缝调平值S3为:
S3=αk(FOS_LC-FDS_LC)+α(1-k)(FOS_PT-FDS_PT)+ΔS3
其中,ΔS3由下式计算得出:
ΔS3=β2(S2_dyn3-S2)+(1-β2)ΔS2
其中,β2为第3套工作辊换辊辊缝补偿衰减系数,取β2=β1;S2_dyn3为在精轧操作台人机交互界面读取第2次换辊后轧制第3块钢穿带结束时当前调平值;
第i套工作辊上机标零后,辊缝调平值Si为:
Si=αk(FOS_LC-FDS_LC)+α(1-k)(FOS_PT-FDS_PT)+ΔSi
其中,ΔSi由下式计算得出:
ΔSi=β3(Si-1_dyn3-S3)+(β2-β3)ΔSi-1+(1-β2)ΔSi-2
其中,β3为第i套工作辊换辊辊缝补偿衰减系数,取值范围为[0,1],i≥4,Si-1_dyn3为在精轧操作台人机交互界面读取第i-1次换辊后轧制第3块钢穿带结束时当前调平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7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