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87721.4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楠;王晓晨;徐冬;杨荃;闫书宗;丁吉杰;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于春晓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对称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属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轧辊开始零调过程,在工作辊换辊或设备大修后,调整轧辊两侧压下量,当检测到轧机两侧的压力差小于给定值则完成零调;然后在轧辊零调成功且在压力卸载前读取轧制力数值;再计算辊缝预摆调平值;最后确定辊缝计算调平补偿值。该方法适用于精轧机在工作辊、支承辊等影响设备整体刚度变化的部件更换后,通过轧机零调过程和轧钢过程实际调平数据构建精轧机组各机架的辊缝对称性调整模型。该方法根据精轧机组的标定数据对轧机的辊缝倾斜进行调整,以达到轧钢时沿带钢两侧的有载辊缝保持对称,保证带钢在精轧过程中保持对称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铁产品,热连轧是热轧带钢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热连轧生产线主要包括加热炉、粗轧机、精轧机、层流冷却装置以及卷取机,其中精轧机包括若干精轧机架,该热连轧生产线中,精轧机包括精轧机架F1-F7。该热连轧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是:首先坯料经加热炉板坯加热,其次经高压水除磷,之后经粗轧机进行粗轧,然后切头切尾,再经精轧机精轧,之后经层流冷却装置进行层流冷却,最后由卷取机进行卷取获得热轧带钢成品。
热轧精轧机在换辊之后,精轧机调平是精轧机初始化的重要环节。换辊后开轧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预摆调平的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生产的需要,而且存在带钢头部跑偏、废钢等风险。因此现在精轧机开轧时需要操作工根据经验对辊缝进行预摆调平。而人工预设定的经验值的不稳定的风险使得轧制稳定性降低。
现在的技术公开中对于轧机辊缝预设定的方法,无法准确考虑设备更换、磨损及配合带来的精度偏差,调平精度相对好的,需要增加频繁的设备部件更换,造成高昂的生产成本。
现有技术中一种辊缝的预摆调平方法,其包括对同一计划周期内同种钢种所进行的操作,一级控制系统将操作工对此钢种调平操作辊缝数值进行记录,然后与二级下发设定辊缝叠加生成新的等待位辊缝,使辊缝处于等效平行状态,进行辊缝的预摆调平。
现有技术中一种粗轧水平辊缝精准标定的方法,其大致为:D1第一次动态压靠工作辊到标定轧制力F标,消除设备间隙;D2第二次动态压靠工作辊到标定轧制力F标,确认工作辊轧制力偏差符合范围;D3静态压铜棒标定,调平水平辊缝;D4第三次动态压靠工作辊至标定轧制力F标,消除轧辊弹跳;D5辊缝清零,上抬工作辊,标定过程完成,正常进行轧制生产。该技术从粗轧机在真实生产条件下的状态考虑,利用标定前先进行动态压靠,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轧辊弹跳及轧机间隙对标定精度的不利影响;同时引入轧制力偏差调平思路,利用压铜棒调平与标定轧制力偏差补偿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调平,全面提高了轧机在正常负载生产下的辊缝水平。但这种方法需要增加众多的设备使得操作繁琐且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
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轧辊开始零调过程:
精轧机组在设备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后,对轧辊进行标零过程,调整两侧压下量,当检测到轧辊两侧的压力差小于给定值则标定过程结束;
S2:轧辊零调成功且在压力卸载前读取轧制力数值:
在S1中标零过程结束后,在压力卸载前读取零调成功时两侧压头和油压传感器的实测值,并分别记为:
FOS_LC——轧机操作侧压头读数;
FDS_LC——轧机传动侧压头读数;
FOS_PT——轧机操作侧油压传感器读数;
FDS_PT——轧机传动侧油压传感器读数;
S3:计算辊缝预摆调平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