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6183.7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皮进勇;王超;邹文强;吕俊辉;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臣刚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工件夹持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运动机构和夹持机构,运动机构包括连杆、两个凸轮盘和夹设于两个凸轮盘之间的弹性件,两个凸轮盘同轴转动设置于支撑机构上,连杆沿凸轮盘的径向滑动设置于支撑机构上且能够同时驱动两个凸轮盘相对转动;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凸轮盘滑动配合的两个第一夹持件和两个第二夹持件,连杆滑动时,一个凸轮盘带动两个第一夹持件沿凸轮盘的第一径向方向相对运动,另一个凸轮盘带动两个第二夹持件沿凸轮盘的第二径向方向相对运动,以实现夹持机构对零部件内撑定位或外夹持定位。本发明的夹持装置成本低且稳定性好,同时在夹持零部件时达到同心度一致的要求,提升夹持作业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夹持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由多个零部件组合构成,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进行精确组装尤为重要且必不可少。且现在的电子产品的尺寸趋于向小而薄的特点,因而对电子产品内部零部件的组装尺寸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传统的夹取装置的只是采用槽道配合推块控制夹持精度,不仅推块容易在槽道内左右晃动而降低夹持精度,且无法保证零件在组装时达到同心度一致的要求,此外还有一些夹取装置采用视觉抓取达到组装精度要求,但成本耗费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提高夹持作业精度和稳定性,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
运动机构,包括连杆、两个凸轮盘和夹设于两个所述凸轮盘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凸轮盘同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连杆沿所述凸轮盘的径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连杆同时作用于两个所述凸轮盘,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凸轮盘相对转动;
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凸轮盘滑动配合的两个第一夹持件和两个第二夹持件,所述连杆滑动时,一个所述凸轮盘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凸轮盘的第一径向方向相对运动,另一个所述凸轮盘带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凸轮盘的第二径向方向相对运动,以实现所述夹持机构对零部件内撑定位或外夹持定位,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沿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轮盘包括中心体和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心体上的两个摆臂,两个所述凸轮盘的两个所述中心体分别转动套设于所述凸柱上,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与一个所述凸轮盘的两个所述摆臂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与另一个所述凸轮盘的两个所述摆臂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盘的两个所述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以所述凸柱为基圆的渐开线槽,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于一个所述凸轮盘上的两个所述渐开线槽中,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凸轮盘上的两个所述渐开线槽中。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凸轮盘上的两个所述渐开线槽以所述凸柱的轴心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限位凹槽和滑槽,所述凸柱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中,两个所述凸轮盘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中,所述滑槽沿所述凸柱的径向延伸,所述连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贯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滑动部和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上的夹爪,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夹爪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对所述零部件内撑定位或外夹持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