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的疼痛评估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3391.1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细飞;张子云;汪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朱亚辉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风湿 关节炎 患者 疼痛 评估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的疼痛评估装置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病患在关节部位发生疼痛时若干连续帧的脸部图像;根据所述脸部图像获取病患与疼痛关联的微表情变化;获取所述关节部位发生疼痛时外周肌束震颤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关节部位炎症介质的x线表现;选择一在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所述微表情变化、所述电信号及所述x线表现对应的疼痛等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的疼痛评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装置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女性,以小关节表现为主,主要表现有关节疼痛。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疼痛的评估一直是研究重点,在刘金武及沈海丽所著的《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文献1)中,有指出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涉及多个方面,诸如炎症机制、神经机制、精神因素及其他机制等。
临床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承受的疼痛作出客观评估,是助于对病患实施护理的重要参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的疼痛评估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实施的步骤,可利用病患关节部位的炎症介质及在关节部位发生疼痛时的肌束震颤及微表情变化的结合,从病患存在的客观病症及主观表现综合性的评价病患受承受的疼痛等级。
为了实现上述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病患在关节部位发生疼痛时若干连续帧的脸部图像;
根据所述脸部图像获取病患与疼痛关联的微表情变化;
获取所述关节部位发生疼痛时外周肌束震颤的电信号;
获取所述关节部位炎症介质的x线表现;
选择一在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所述微表情变化、所述电信号及所述x线表现对应的疼痛等级。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微表情变化配置为,根据所述脸部图像获取病患脸部的若干特征点;获取所述特征点在若干连续帧所述脸部图像中的矢量变化;根据若干所述特征点的矢量变化获取所述微表情变化。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微表情变化配置有,获取病患脸部不同部位的特征区域;获取所述特征区域中所述特征点的矢量变化;构建表征每个所述特征区域中所述特征点的矢量变化的第一数组;根据每个特征区域的所述第一数组构建第一特征矩阵;根据所述特征矩阵识别获取所述微表情变化。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数组的最大元素项;判断每个所述第一数组的元素项数量与所述最大元素项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数组的元素项数量与述最大元素项不一致时补充零值。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所述第一特征矩阵、所述电信号及所述x线表现对应的疼痛等级。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电信号配置为,通过仪器检测所述关节部位周边的各肌束节点的电位变化;获取所述电位变化的峰值、均值及平均斜率;根据所述肌束节点对应的峰值、均值及平均斜率构建第二数组;根据各所述肌束节点的所述第二数组构建表征所述电信号的第二特征矩阵;根据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所述第一特征矩阵、所述第二特征矩阵及所述x线表现对应的疼痛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3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