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的可抛弃式口盖及其无人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9294.5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金龙;李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B64D45/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文立兴 |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气囊 加压 抛弃 口盖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的可抛弃式口盖及其无人机,可抛弃式口盖包括可与无人机机体分离的口盖主体,口盖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口盖主体和机体的紧固件孔,口盖主体位于紧固件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气囊膨胀压裂以使紧固件和机体分离的应力槽,口盖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机体和口盖主体可分离式粘接的粘接面。本发明通过应力槽断裂以及粘接面脱粘使机体和口盖主体分离,进而实现两种适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方式,只要其中任何一种开盖方式正常工作即可保证开盖顺利,从而通过双重保险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开盖的成功率。该种可抛弃式口盖的开盖方式结构简单,开盖过程高效,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的可抛弃式口盖及其无人机。
背景技术
“伞降+气囊着陆”是目前很多中小型无人机所采用的降落方式之一,该降落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起落架系统,可实现无人机的紧凑设计和轻量化设计。缓冲气囊通常置于机身内部,在气囊的外部设置有一可抛式口盖。降落前通过充入高压空气使气囊膨胀,口盖在膨胀力的作用下胀开脱落,最终实现无人机的缓冲着陆。根据开盖方式的不同,可抛式口盖有机械式开盖方案和应力式开盖方案两种类型。
公告号CN 106335627 A的中国发明专利“可抛口盖”,提出了一种机械卡扣式的可抛口盖。该口盖的开盖方式为切割器或电爆管解除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适用于气囊开盖方式。公告号CN 111717374 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气囊着落式中小型无人机可抛口盖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绳索固定与开盖的可抛型口盖。该口盖结构占用空间大,需要设置专用的电控绳索剪断器,难以适用于有空间要求的无人机结构。公告号CN 10761865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口盖快卸结构及顶起装置”,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口盖的机械式开盖机构,该机构或装置主要用于无人机的地面维护,体积大,不适用于可抛口盖。以上三个专利均属于机械式开盖方案,机械式开盖方案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用于连接口盖和释放口盖,因而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来布置该机构,同时还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程序来实现开盖动作。
公告号CN 109896030 B的中国发明专利“无人机气囊口盖及具有其的无人机”,提出了一种预埋在口盖蒙皮内部的半圆形垫片的可抛气囊口盖方案。该方案需要在口盖成型时预埋垫片,对垫片在口盖中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成型工艺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该口盖通过强度较高的垫片撕裂纤维蒙皮来实现开盖,属于有损开盖方案,且该口盖的开盖力难以控制,进而影响开盖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的可抛弃式口盖及其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用于无人机气囊加压开盖的可抛弃式口盖,包括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体分离的口盖主体,所述口盖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口盖主体和机体的紧固件孔,所述口盖主体位于所述紧固件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气囊膨胀压裂以使所述紧固件和机体分离的应力槽,所述口盖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机体和口盖主体可分离式粘接的粘接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有所述紧固件孔中的垫片,所述口盖主体上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朝向所述机体的沉孔和设置在所述沉孔底部的通孔,所述垫片一端卡接在所述沉孔内,另一端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垫片的周向设置有所述应力槽。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位于应力槽的内侧设置有可加速断裂的十字槽,所述垫片通过所述十字槽和应力槽分隔为多个可断裂的耳片。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沉头螺钉,所述紧固件孔为可容纳所述沉头螺钉的螺钉头的沉头螺钉孔。
进一步的,所述沉头螺钉的螺钉头、垫片与所述机体的侧壁平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面的厚度为H,所述应力槽的厚度为t,其中H=2t;且当单个沉头螺钉的开盖力为50~100N时,t=0.5~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氧体磁芯电感器封装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弹簧衬套拔脱力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