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麻面条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8744.9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前;王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前 |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8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面条 及其 加工 方法 | ||
一种天麻面条及其加工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乌天麻粉15份,面粉3000份,谷朊粉100份,葡萄糖氧化酶0.1份;其制作方法步骤如下:a、制作乌天麻粉:将新鲜乌天麻用冷水浸泡、洗净、切片,在55‑60℃的烘箱内烘干,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100‑120目的乌天麻粉出备用;b、按比例称取乌天麻粉、谷朊粉、葡萄糖氧化酶三种原料,混合后,溶入适量的含碘盐和水分;c、称取面粉,用已经加入乌天麻粉、谷朊粉、葡萄糖氧化酶三种原料的水搅拌后静置15分钟;d常规法上面条机加工成形,晾干,包装即为成品。本产品兼具营养和保健价值,可发挥通脉开窍、提气益神效果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效,有利于促进川北地区天麻面条花色品种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麻面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
天麻,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天麻多生长在湿冷、较高海拔的山地林下。随着天麻栽培和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的推进,人工种植的天麻已经逐渐适应在低海拔、温和环境下栽培生长。天麻属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历代医著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天麻性味辛温,无毒,服食无忌,具有“久服益气力,轻身增年”,“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治风虚眩晕头痛”等药用功效。天麻善治风病眩晕,《本草汇言》指出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具有抗惊厥作用。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其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面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主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面条的营养、口味、花色及功能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具有保健功能的面条应运而生。面条中添加天麻,不仅具有面条的作用,而且皆具天麻的保健功能。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将天麻面条销售。
采用常规面条的制作方法中制作天麻面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添加天麻后,煮时面条容易发软、断条,咬劲小;2、压延好的面带用手抓住会发生形变,压出的面带有褶皱;3、切条时会出现断条现象。现有文献中未见对应的解决方案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麻面条的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方法主要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乌天麻粉15份,面粉3000份,谷朊粉100份,葡萄糖氧化酶0.1份;
其制作方法步骤如下:a、制作乌天麻粉:将新鲜乌天麻用冷水浸泡、洗净、切片,在55-60℃的烘箱内烘干,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100-120目的乌天麻粉出备用;b、按比例称取乌天麻粉、谷朊粉、葡萄糖氧化酶三种原料,混合后,溶入适量的含碘盐和水分;c、称取面粉,用已经加入乌天麻粉、谷朊粉、葡萄糖氧化酶三种原料的水搅拌后静置15分钟;d、常规法上面条机加工成形,晾干,包装即为成品。
添加谷朊粉后在保证天麻面条正常口感的情况下,增加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天麻面条的延展性和耐煮性,煮后咬劲强,不断条、不浑汤,改变了天麻面条易断条、煮后发软等现象,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促进面团蛋白发生交联,延展性更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麻面条产品。
天麻面条感官品质的评价参考我国行业标准《面条用小麦粉》(SB/T10137—1993)中的“A2 面条质量评分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前,未经王正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密闭门制造的校直机
- 下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