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行用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6762.3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1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贵阳贵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5 | 代理人: | 蒋琳琳;曾香兰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行 数据 案件 风险 系统 方法 | ||
一种银行用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数据的导入、管理、风险层级计分规则的设置及计分规则的管理;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数据风险层级并统计得分;数据研判模块,所述数据研判模块用于根据风险层级计分规则和风险层级统计得分判断风险层级所处阶段;风险处置模块,所述风险处置模块用于核查风险数据所在业务主管部门或所在机构,并将风险数据发送至所在部门或机构进行处置;流程跟踪模块,所述流程跟踪模块用于对风险数据处置流程进行跟踪。通过记分规则的设定,将不同风险数据分为不同的层级,针对不同风险层级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能将银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风险数据查处有迹可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风险管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用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手段在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中的深入应用,“大数据”的应用基础已经具备。银行打造科技案防的“利剑”已经形成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一些积极的经验。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各类银行业务及管理系统间“竖井”现象仍然存在,各领域案防系统各自为战,在流程衔接、信息共享、成果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信息孤岛问题也一直困扰大数据理念在银行业务中有效实践。如何将银行各部门或机构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管控,是减少银行业务办理中出现漏斗的有效措施。
中国发明专利CN 201811642994.1公开了一种银行业大数据检核及风险分析系统,包括,录入模块,用于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用于对录入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配置关系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分析结果进行发送,并在分析结果中存在质量问题或合规风险时,发出预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发出的分析结果,并在处理模块发出预警时接收预警。当银行的数据出现问题或存在风险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便于及时调整。
该专利并未公开银行各部门之间如果出现风险数据如何进行核查和追踪,不能监控银行部门内部数据的管控问题。
因此拟开发银行用的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切实提升科技案防能力,是将来银行数据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行用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银行系统中,各部门或机构之间数据案件风险统一管控欠缺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银行用大数据案件风险管控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数据的导入、管理、风险层级计分规则的设置及计分规则的管理;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数据风险层级并统计得分;数据研判模块,所述数据研判模块用于根据风险层级计分规则和风险层级统计得分判断风险层级所处阶段;风险处置模块,所述风险处置模块用于核查风险数据所在业务主管部门或所在机构,并将风险数据发送至所在部门或机构进行处置;流程跟踪模块,所述流程跟踪模块用于对风险数据处置流程进行跟踪。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包括用户交互界面子模块、控制器子模块、数据库子模块,所述控制器子模块与用户交互界面子模块和数据库子模块网络连接,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界面子模块请求进入控制器子模块获取数据,控制器子模块调取数据库子模块相关联数据并反馈到用户交互见面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从用户交互界面将数据上传到控制器子模块,控制器子模块将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子模块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中数据的导入、管理、风险层级计分规则的设置及计分规则的管理设置于控制器子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风险层级计分规则分为:一般损害:经采取恢复或弥补措施,可消除部分影响,记为1分;严重损害:经采取恢复或弥补措施,仍产生较大影响记,为2分;特别严重损害:后果特别严重,影响重大且无法弥补,记为3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