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重加密的车辆关键信息传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72988.6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李春雨;郑鹏;董宇;董健;朱丛虎;周浩;赵海洋;苏梦真;蒋明明;安化萍;王悦;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H04L67/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重 加密 车辆 关键 信息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加密的车辆关键信息传输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后加密基础上,针对车辆关键信息,还采取前加密机制,即T‑BOX将上报的数据按照加密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密文。具体地,可以利用诊断工具写入的安全验证数与需要上报的车辆数据组成加密数,按照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后,再进行基于鉴权机制的T‑BOX与TSP平台之间的后处理加密,即通过鉴权来验证身份,当最终完成身份验证后,TSP平台将T‑BOX上报的加密数据按照相同的加密算法进行解密,从而获取到原始数据并可发送给用户。本发明采用前处理及后处理的双重加密方式,大大增强了车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保证了车辆用户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重加密的车辆关键信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信息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只有保证车辆相关信息的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才能健康稳定发展。目前现有的车端数据上报仅是后处理加密方式,比如:车载终端如T-BOX与TSP平台采用TCP或UDP方式连接,连接后向平台发送鉴权的信息进行身份验证。但是数据上报方式仅仅是按照通讯协议加密的方式进行上报,并没有考虑到重要信息本身的安全性。如果不进行数据本身的安全处理,一旦TSP平台发生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损害车辆使用者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双重加密的车辆关键信息传输方法,以解决单一后处理加密(注册鉴权机制)所带来的弊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重加密的车辆关键信息传输方法,其中包括:
T-BOX分别获取若干个车载控制器件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到预设的关键信息;
T-BOX将车辆的诊断安全数与所述关键信息结合,并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结合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其中,所述诊断安全数由T-BOX预先进行安全认证标定时获取;
T-BOX将加密后的数据与T-BOX中的定位信息打包得到数据包;
T-BOX向TSP平台上报鉴权命令,并将鉴权码发送至TSP平台,用于注册身份的加密验证;其中,所述鉴权码由T-BOX在进行身份注册应答时获取;
待TSP平台鉴权成功后,T-BOX将数据包传输至TSP平台;
TSP平台采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到所述关键信息;
TSP平台将获取到的所述关键信息推送至用户。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到预设的关键信息包括:
T-BOX在接收到车载控制器件发送的信号后,对所述信号进行计数;
当信号超过预设帧数时,则获取对应所述信号的关键信息。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BOX通过网关获取到车载控制器件发送的信号。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BOX将鉴权码发送至TSP平台后,若在预设时长内获取到TSP平台的鉴权应答,则确定为鉴权成功。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密算法包括AES算法。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密算法为AES128算法。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车门状态、车锁状态、车窗状态、电源状态、平均油耗、剩余油量、发动机转速、车速、续航里程以及雨天关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2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