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学习的物料分类供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8815.7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田启明;孟昊雨;倪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4;B07C5/36;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孙豪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学习 物料 分类 供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物料分类供应系统,排料装置,用于将入库物料进行排列;学习系统,用于将排列后的入库物料进行物料归类,同时捕捉各种姿态下的同种物料并学习存储;分类装置,用于将学习存储后的物料进行分类;出料装置,用于获取分类后的物料并进行传输存储或转运送出。本发明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对物料进行识别分类存储,减少对人工数量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具体为基于机器学习的物料分类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入库一般都需要人工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种类和规格进行分配,储存在不同的物料位置,这种物料存储全依赖于人工,因此对于物料入库来说,效率还是会比较慢的,比较依靠人工数量来进行高效入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物料分类供应系统,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对物料进行识别分类存储,减少对人工数量的依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物料分类供应系统,包括
排料装置,用于将入库物料进行排列;
学习系统,用于将排列后的入库物料进行物料归类,同时捕捉各种姿态下的同种物料并学习存储;
分类装置,用于将学习存储后的物料进行分类;
出料装置,用于获取分类后的物料并进行传输存储或转运送出。
进一步地,所述学习系统包括视觉识别单元、分析单元、存储单元,所述视觉识别单元包括摄像头和扫描头,所述扫描头纵向扫描入库物料,所述分析单元获取扫描头的扫描数据和摄像头捕捉的影像数据,识别并标记同种物料,归类后存入存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扫描头对不同姿态的物料的扫描数据和摄像头捕捉到的影像数据获得单个物料的三维数据和对应的影像数据,两者匹配后归类存储入存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传送带中对应入库物料放入入口位置的震动杆,所述震动杆上对应传送带的位置设置有同轴且可转动的套设在震动杆上的外圈,所述震动杆与传送带用于传送物料的一侧向贴合,所述震动杆通过外圈将振动传递给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杆包括作为震动源的震动机、与震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缓冲部件,所述外圈套在缓冲部件外;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套设在震动机输出轴上内圈、设置在内圈两端的侧面沿周向延伸的凸沿、设置在内圈表面上的弹簧,所述外圈与内圈相配合,且外圈套设在内圈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圈和内圈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与外圈的两端相贴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填充有非牛顿流体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与外圈的两端相贴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填充有高吸水树脂,所述外圈上设置有注水口和用于密封注水口的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机包括气源、接收气源产生振动的气动敲击锤、用于控制气源输送的电磁阀、与电磁阀连接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定时启闭电磁阀;所述震动敲击锤安装在一底座上,所述输出轴可拆卸的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用于夹持输出轴的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包括上盖板、下压板用于连接上盖板和下压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同时穿插上盖板和下压板的通孔的螺套、与螺套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套的一端穿设在上盖板和下压板的通孔中,另一端与下压板的通孔开口处相抵;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套上的一端穿透螺套并通过一紧固件与上盖板紧固;所述螺杆上套有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的一端与螺杆上的螺母相抵,另一端与螺套上与下压板的通孔开口处相抵的部位相抵;所述螺母与螺杆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