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及其转动方法、应用和转动关节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7044.X | 申请日: | 2021-10-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文增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原创玩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陈美霞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性 棘轮 反转 组件 及其 转动 方法 应用 关节 | ||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及其转动方法、应用和转动关节,所述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包括内棘轮,所述内棘轮外套设有中间轮,所述中间轮外套设有外棘轮,所述中间轮位于所述内棘轮与所述外棘轮之间,所述中间轮的外棘爪与所述外棘轮的内齿啮合,所述中间轮的内棘爪与所述内棘轮的外齿啮合,所述中间轮相对所述外棘轮和内棘轮分别单向间歇性转动并逆向止位。本发明的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通过中间轮的内外棘爪分别与内棘轮和外棘轮啮合,使中间轮相对外棘轮和内棘轮单向间歇性转动并逆向止位,实现外棘轮相对内棘轮的间歇性正反转,整个结构简单、稳定,具有较好的承托力,不易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及其转动方法、应用和转动关节。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如玩具、机械手、医疗器械、开关等均需利用转动连接件实现两个部位的相互转动,大多数转动连接件为圆柱结构,直接与两个部件铰接,实现转动,尤其是具有关节的各种玩具,如公仔玩具,儿童把玩过程中,会频繁转动关节,以便形成各种姿势,现有的关节直接铰接后转动次数过多容易松动,且松紧难以调节,无承托力,影响关节活动(如角度调节)。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正反转组件及其转动方法、应用和转动关节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可间歇性正反转动,具有较好的承托力,结构稳定,不易松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转动方法,可实现外棘轮的间歇性正反转,提高承托力,防止松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在玩具转动关节、机械臂转动关节、机械人的关节、医疗辅助器械的转动位、旋转开关调节键和上下传输机械的转动位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关节,具有一定的承托力并可间歇性正反转转动件,实现关节的自由转动、角度调节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包括内棘轮,所述内棘轮外套设有中间轮,所述中间轮外套设有外棘轮,所述中间轮位于所述内棘轮与所述外棘轮之间,所述中间轮的外棘爪与所述外棘轮的内齿啮合,所述中间轮的内棘爪与所述内棘轮的外齿啮合,所述中间轮相对所述外棘轮和内棘轮分别单向间歇性转动并逆向止位。
作为本发明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棘轮、中间轮和外棘轮三者同轴,所述内齿、外齿、内棘爪和外棘爪四者的止位面沿着所述内棘轮的径向设置且其滑动面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轮、内棘爪和外棘爪三者由塑胶或金属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作为本发明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轮的侧壁上沿着所述内棘爪和外棘爪的止位面分别开设L形的悬臂槽并形成悬臂,所述内棘爪和外棘爪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悬臂的末端。
作为本发明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棘爪与所述外棘爪错位设置,所述内棘爪的数量和所述外棘爪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间歇性棘轮正反转组件的转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外棘轮正转,中间轮的外棘爪沿着外棘轮的内齿槽间歇性滑动,同时,中间轮的内棘爪逆向止位并卡住内棘轮的外齿,外棘轮相对中间轮和内棘轮正转;
控制外棘轮反转,中间轮的外棘爪逆向止位并卡住外棘轮的内齿,同时,中间轮的内棘爪沿着内棘轮的外齿槽间歇性滑动,外棘轮和中间轮一起绕内棘轮反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原创玩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原创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