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057.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晗;沈维成;彭申凯;钱申春;徐磊;崔健;危明;徐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桩基础 结构 | ||
1.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包括土工格栅(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1)的下方设有毛石层(2),所述土工格栅(1)底部中心处插接有第二桩体(5),所述土工格栅(1)底部靠近四角处均插接有第一桩体(3),所述第一桩体(3)和第二桩体(5)底端均贯穿毛石层(2),所述第一桩体(3)和第二桩体(5)的外侧边缘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6),所述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6)均位于毛石层(2)的下方,所述第二套环(6)的外侧边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杆(7),且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套环(6)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第二套环(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12),所述第一圆环(12)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一套环(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4),所述第二圆环(14)套设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顶部均设有若干个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插孔(17),所述插杆(10)的底端贯穿相邻的插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外侧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1)和第二外螺纹(22),所述第二套环(6)的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孔(15),所述第一套环(4)的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16),所述第一连接杆(7)通过第一外螺纹(2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15)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杆(8)通过第二外螺纹(2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16)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7)、固定架(9)和第二连接杆(8)以第二套环(6)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设有托板(19),所述托板(19)位于毛石层(2)的内腔,所述托板(19)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18),所述竖杆(18)固定连接在土工格栅(1)的底部,所述托板(19)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1)为双向土工格栅,所述第一桩体(3)和第二桩体(5)均为松木桩,且所述第一桩体(3)和第二桩体(5)的直径不小于100mm,所述毛石层(2)的厚度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9)的横截面为U形,且所述固定架(9)的U形开口朝上,所述插杆(10)位于固定架(9)的底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插杆(10)的底端为尖端设置,所述插杆(10)与插孔(17)相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0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悬吊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排土场硬土取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