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厂板加区超大深基坑群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236.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杨国强;吴爱成;沈汉兵;李泳键;宋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0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厂板加区 超大 基坑 施工 工艺流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热轧厂板加区超大深基坑群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1:确定开挖设计思路;
板加区深基坑群四周被环境复杂包围,根据各深基坑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开挖形式;板加区地下有一层质地坚硬的玄武岩,先破除玄武岩并处理好地基,然后进行深基坑群开挖;板加区深基坑群分别在板坯库区和加热炉区各自区域内基坑数量多,且互相交错、贯通、叠合,但两区之间除铁皮沟深基坑处连通外,其余深基坑均不连通,仅是毗邻关系,所以两个区域同时开挖,最后在铁皮沟深基坑处连通,以此为后续施工提供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步骤2:确定支护形式;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基坑环境等级和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先确定深基坑等级,再根据深基坑等级确定开挖支护形式为:板坯库区西侧紧邻老厂房柱基础的转盘及连接辊道基础深基坑采用钢板桩支护形式进行开挖,其他部位深基坑采用坡率法支护形式进行开挖;加热炉区的深基坑采用坡率法支护形式进行开挖;
步骤3:施工工序设计;
步骤3.1:玄武岩爆破,板坯库区在标高为板坯库-6.0~-3.0m处有一层质地坚硬的玄武岩,加热炉区在标高-3.0~-2.0m处有一层质地坚硬的玄武岩,导致板加区深基坑群无法直接开挖,决定采用爆破方式清除玄武岩;
步骤3.2:强夯地基及场平,板坯库区玄武岩埋深较深,爆破清除后部分超过深基坑开挖深度,采用素土换填、强夯处理地基;加热炉区玄武岩埋深较浅,爆破清除后未超过深基坑开挖深度,只需进行场平处理即可;
步骤3.3:测量放线;测定深基坑位置,并用石灰放出开挖开口线,
步骤3.4:降水;根据地下水文条件,深基坑开挖前先进行管井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至少0.5m方可开挖,直至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后方可停降、封井;
步骤3.5:板坯库区和加热炉区内深基坑“两区同挖”;
步骤3.5.1:板坯库区深基坑开挖;
转盘深基坑与连接辊道深基坑在南北方向互相穿插、贯通,均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运输辊道深基坑与铁皮沟深基坑在垂直方向上下叠加,采用放坡开挖,当下部铁皮沟深基坑开挖完毕自然形成上部运输辊道深基坑;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和两级放坡开挖的深基坑互相不受开挖深度限制,为加快施工进度,可同时开挖,最后在连接处挖通即可;开挖后,坡面进行挂网、喷浆护坡,坡顶和坡底分别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集水明排;坡脚采用沙包压脚,以防塌方;
步骤3.5.2:加热炉区深基坑开挖;
加热炉区深基坑南北向布置且互相贯通、叠加,全部采用放坡开挖的支护形式,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跳挖”方式,即南北两侧各选取一个最深的深基坑开挖同时开挖,由深入浅逐步带动相邻相对较浅的深基坑开挖,直至所有深基坑互相连通;南侧选取开挖深度为-12.9m的加热炉上料跨深基坑,带动两侧的烟囱区域深基坑、加热炉跨深基坑开挖;北侧选取开挖深度为-11.5m的液压站深基坑,带动两侧的铁皮沟深基坑、板加电气室深基坑;最后在加热炉跨深基坑处贯通;开挖后,坡面进行挂网、喷浆护坡,坡顶和坡底分别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集水明排;坡脚采用沙包压脚,以防塌方;
步骤3.5.3:板加区深基坑连通,待上述步骤3.5.1、步骤3.5.2完成后,在北侧的铁皮沟深基坑处挖通,最终形成1个完整的板加区深基坑群;
步骤3.6:修底;深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为防止扰动基底土体,坑底以上20~30cm采用人工修底;
步骤4: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地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超过报警值、围护墙体渗水、坑底流沙、管涌、坑底隆起、坑底土体超挖、道路开裂或坍塌、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倾斜、变形的状况,编制应急预案,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处置措施;
步骤5:深基坑开挖
待上述4个步骤准备完毕,可按照步骤3所述的施工工序进行深基坑开挖;开挖原则为“先深后浅、先大后小,间隔跳挖、钢板桩支护与坡率法支护同时开挖,最后铁皮沟深基坑贯通”;开挖前、中、后全过程均需进行深基坑群本身和周围环境监测,确保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2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