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1839.X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翔;陈子琦;柴恒燕;雷颖絜;蒋光辉;李艳岭;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车 调节 结构 及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0);
滑板(11),所述滑板(11)卡设在支撑架(10)内,可沿着支撑架(10)前后移动;
第一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2)的固定端与支撑架(10)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2)的活动端与滑板(11)连接;
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固定端与滑板(11)连接;
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4)设置在支撑架(10)的上方;
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5)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4)的上方,其下端与第二液压缸(13)的活动端连接;
鞍座(16),所述鞍座(16)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5)的上方;
第一控制装置(17),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包括参数输入单元(171)、第一驱动控制单元(172)和第二驱动控制单元(173),所述参数输入单元(171)用于输入鞍座(16)的待移动距离,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单元(172)控制第一液压缸(12)伸缩,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单元(173)根据鞍座(16)的待移动距离控制第二液压缸(13)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左侧自前至后依次设置多个第一凹型槽(141),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右侧自前至后依次设置多个第二凹型槽(142),所述第一凹型槽(141)和第二凹型槽(142)左右对称,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左端自前至后依次设置多个与第一凹型槽(141)配合的第一齿块(151),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右端自前至后依次设置多个与第二凹型槽(142)配合的第二齿块(152);
每一第一齿块(151)的下端均一体连接第一梯形台(153),所述第一梯形台(153)的高度小于第一凹型槽(141)的槽深,每一第二齿块(152)的下端均一体连接第二梯形台(154),所述第二梯形台(154)的高度小于第二凹型槽(142)的槽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包括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2),所述左支撑板(101)的侧壁开设第一卡槽(1011),所述右支撑板(102)的侧壁开设第二卡槽,所述滑板(11)的左端卡设在第一卡槽(1011)内,所述滑板(11)的右端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中间开设条形孔(143),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下端设置连接杆(155),所述连接杆(155)穿过条形孔(143)与第二液压缸(1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4.一种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
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设置在鞍座(16)的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20)用于获取来自挂车的总载荷;
第二控制装置(21),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1)与压力传感器(20)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1)根据挂车的总载荷、轴距、鞍座前置距初始值计算得到当前载荷分布比,然后根据当前载荷分布比和设置的车辆行驶速度确定鞍座前置距最优值,利用鞍座前置距最优值和鞍座前置距初始值得到鞍座移动距离,并将鞍座移动距离发送给参数输入单元(1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车可调节鞍座结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1)包括储存单元(211)、接收单元(212)、载荷分布计算单元(213)、分析单元(214)、鞍座移动距离计算单元(215)和输出单元(216),所述储存单元(211)储存轴距和鞍座前置距初始值;所述接收单元(212)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20)发送的总载荷数据;所述载荷分布计算单元(213)根据接收到的总载荷数据、轴距数据和鞍座前置距初始值计算得到当前载荷分布比;所述分析单元(214)根据当前载荷分布比和设置的车辆行驶速度确定鞍座前置距最优值;所述鞍座移动距离计算单元(215)根据鞍座前置距最优值和鞍座前置距初始值计算得到鞍座移动距离;所述输出单元(216)将鞍座移动距离发送给参数输入单元(1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8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