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1445.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9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凤龙;李新刚;王海强;宫江雷;王佐伟;郝燕艳;裴胜伟;李峰;何刚;吕红剑;黄华;刘敏;段传辉;赵欣;姚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架构 分离 程控 任务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包括:按照执行所需要最小资源需求包络,将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分割成K个子事件,并确定各个子事件的延迟时间;按照各子事件的串并行关系,将K个子事件进行归类,得到M个并行的子事件集K1、K2、···、Km、···、KM;当接收到星箭分离信号后,星务计算机使能各子事件集,并根据子事件的延迟时间,星务计算机独立或与姿轨控计算机协同,完成各子事件集中的一个或多个串行执行的子事件对应的指令序列的执行。本发明可适应双星载计算机复杂的串并行程控任务执行顺序关系,执行不成功时自主切换相关备份模块并继续执行与之对应的备份指令序列,尽最大努力实现星箭分离程控任务,提升了卫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通信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星箭分离是火箭与卫星分离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星箭分离成功标志着卫星开始自主运行。高可靠地实现星箭分离后的各个程控任务是卫星总体设计必须考虑的。
卫星星箭分离过程中一般包括管路排气、液路起爆、对日定向、太阳翼压紧点解锁及展开等工作。早期的卫星设计采用硬件的做法实现可靠的火工品起爆过程,程控时序采用硬件设计,无法根据卫星特点进行自适应设计,此外程控事件部分指令需要地面测控人员参与发送来予以执行。随着星上综合电子技术发展,采用灵活可配置的指令序列实现星箭分离程控任务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可适应双星载计算机复杂的串并行程控任务执行顺序关系,执行不成功时自主切换相关备份模块并继续执行与之对应的备份指令序列,尽最大努力实现星箭分离程控任务,提升了卫星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包括:
按照执行所需要最小资源需求包络,将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分割成K个子事件,并确定各个子事件的延迟时间;
按照各子事件的串并行关系,将K个子事件进行归类,得到M个并行的子事件集K1、K2、···、Km、···、KM;其中,每个子事件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行执行的子事件,多个串行执行的子事件在子事件集中按照执行顺序先后依次排列,M≤K;
当接收到星箭分离信号后,星务计算机使能各子事件集,并根据子事件的延迟时间,星务计算机独立或与姿轨控计算机协同,完成各子事件集中的一个或多个串行执行的子事件对应的指令序列的执行。
在上述双计算机架构星箭分离程控任务实现方法中,当接收到星箭分离信号后,星务计算机使能各子事件集,并根据子事件的延迟时间,星务计算机独立或与姿轨控计算机协同,完成各子事件集中的一个或多个串行执行的子事件对应的指令序列的执行,包括:
当接收到星箭分离信号后,星务计算机使能各子事件集中的首个子事件;
待等待时间到达某一子事件集Km中的首个子事件Km1所对应的延迟时间,星务计算机根据所述首个子事件Km1的类型,独立或与姿轨控计算机协同,执行所述首个子事件Km1对应的指令序列;
当首个子事件Km1对应的指令序列执行完成后,判断在所述某一子事件集Km中,首个子事件Km1是否存在串联执行的下一子事件K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