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蓄能器装置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869.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龙;闵剑庭;邹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3/02;F1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耿彩红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蓄能器 装置 节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蓄能器装置节能系统,包括蓄能器组、蓄能器、电磁节流阀、电磁球阀、补油装置、升降阀组、平移阀组和压力继电器,本发明中升降缸带动步进梁升降,势能缸通过步进梁下降使其无杆缸内的液压油压缩至蓄能器的壳体内,进而通过进入壳体内的液压油对皮囊进行压缩,皮囊内填满有氮气,由于液压油的压力对皮囊压缩,对重力做功的能量进行收集,在步进梁上升时皮囊膨胀,将壳体内的液压油挤压至势能缸内的无杆腔内,推动势能缸的伸缩端上升作为辅助动力助推步进梁抬升,通过对步进梁下降时重力做的势能进行利用,更加节能,过电磁节流阀的调节控制输出流量,使输出流量与设计要求匹配,减少流量的波动,使步进梁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压蓄能器装置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
在热轧产线上,加热炉中预热的宽厚板,通过步进梁将板坯移至运输链,步进梁的荷载非常大,在步进的动作循环中的最大出力是升降缸将步进梁和钢坯托起的行程,由于荷载大,多采用四个高压大流量的升降油缸完成,下降时由于重力,步进梁可自动落回,升降缸无须出力步进梁下降时重力做的势能都变成了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蓄能器组的频繁压缩释放动作,同时由于蓄能器充气压力的不均衡性,传统的蓄能器安全阀组均为大通径座阀,在蓄能器快速释放过程中,皮囊与座阀会出现摩擦而损害皮囊,同时此种形式不能对蓄能器释放流量进行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蓄能器装置节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蓄能器装置节能系统,包括蓄能器组、补油装置、升降阀组、平移阀组、液压泵站、固定梁、步进梁、势能缸、平移缸、管道组件、升降缸和压力继电器,所述平移缸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势能缸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平移缸包括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升降缸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平移缸通过油管与平移阀组连接,所述平移阀组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连接,所述升降缸通过油管与升降阀组连接,所述升降阀组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连接,所述蓄能器组包括蓄能器、电磁节流阀和电磁球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能器包括充气阀、壳体、皮囊和进油口,所述皮囊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顶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进气端伸出至外部,所述充气阀的出气端与皮囊顶端固定连接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进油口设置于壳体的底端,所述平移缸的有杆腔连通有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与油箱连接并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电磁球阀的另一端与补油装置的出油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势能缸与平移缸的规格和安装方式均相同,所述蓄能器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蓄能器组与两个所述势能缸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油口底端连通有三通接头,所述电磁节流阀与电磁球阀的一端均与三通接头连通电磁节流阀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对应的平移缸的无杆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组件为三通呼吸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油装置的启停由压力继电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升降缸带动步进梁升降,势能缸通过步进梁下降使其无杆缸内的液压油压缩至蓄能器的壳体内,进而通过进入壳体内的液压油对皮囊进行压缩,皮囊内填满有氮气,由于液压油的压力对皮囊压缩,对重力做功的能量进行收集,在步进梁上升时皮囊膨胀,将壳体内的液压油挤压至势能缸内的无杆腔内,推动势能缸的伸缩端上升作为辅助动力助推步进梁抬升,通过对步进梁下降时重力做的势能进行利用,更加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性树脂层叠体、层叠体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