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8531.X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津良;刘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冻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主分类号: | A23B4/09 | 分类号: | A23B4/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保藏 方法 | ||
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包括有:步骤一、贝类在捕获后进行暂养,并进行吐沙处理0.5d~1d;步骤二、使用‑1℃~‑2.5℃的丝绸冰对贝类包裹,进行降温至贝类的中心温度下降至‑1.5℃以下;步骤三、将贝类进行真容包装,然后将贝类浸入冻眠液中,根据贝类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冻眠液流速及温度参数进行快速冻眠,冻眠处理后的生螃蟹进入冷藏存储;所述丝绸冰中含有氯化钠、羟乙基纤维素、冬粉薯提取物和水。该贝类冻眠保藏方法,通过冻眠液进行快速冻眠,使贝类的细胞内冰结晶直径小于20μm,这些冰结晶不会撑破贝类的细胞膜,因此在贝类在解冻后肉质鲜嫩、口感好、不变色变味、无汁液流情况和营养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贝类养殖大国,贝类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中维生素B12含量较高。近年来,我国贝类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养殖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其加工产业链非常短,大部分为鲜食,深加工产品较少。传统鲜活贝类保鲜的方法是进行冷冻保鲜,贝类海鲜细胞中的水分会结冰冻结,由于水变成冰体积会膨胀撑破细胞膜,解冻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随着解冻的水一起流失,因此会严重影响口感和营养但在冷冻过程中其肉质易老化,食用时口感发渣、变色变味,使得其品质显著降低。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该贝类冻眠保藏方法处理的贝类的解冻后肉质鲜嫩、口感好、不变色变味、无汁液流情况和营养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贝类冻眠保藏方法,包括有:
步骤一、贝类在捕获后进行暂养,并进行吐沙处理0.5d~1d;
步骤二、使用-1℃~-2.5℃的丝绸冰对贝类包裹,进行降温至贝类的中心温度下降至-1.5℃以下;
步骤三、将贝类进行真容包装,然后将贝类浸入冻眠液中,根据贝类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冻眠液流速及温度参数进行快速冻眠,冻眠处理后的生螃蟹进入冷藏存储。
优选的,上述丝绸冰中含有氯化钠、羟乙基纤维素、冬粉薯提取物和水。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具体为贝类在捕获后,放入人工海水进暂养并添加微藻进行喂养吐沙处理0.5d~1d。
优选的,上述丝绸冰为冰粒与水混合物,且冰粒的最大粒径为0.1mm~0.2mm。
优选的,上述冰粒为所述丝绸冰重量百分比的28%~38%;
优选的,上述冰粒的组成为1%~5%氯化钠、0.5%~4%羟乙基纤维素、0.1%~1.5%冬粉薯提取物、其余为水。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具体为在捕获后24h内将步骤一处理后贝类取出,根据贝类的单体平均重量,选择对应的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进行快速冻眠,使贝类的细胞内冰结晶直径小于20μm。
优选的,上述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为预先建立在不同贝类的单体平均重量下的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
定义单体平均重量为A,当A≤10g时,进行第一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进行;当10g<A≤250g时,进行第二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进行;当250g<A,进行第三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进行。
优选的,上述第一冻眠液流速及温度曲线具体为将快速冷冻依次分为冷冻起始段、中间冷冻段和冷冻结束段。
在冷冻起始段内,使冻眠液温度达到-5℃~-10℃时且控制冻眠液流速为0.1m/s~0.3m/s并保持1min~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冻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广州冻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