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收发模块批量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8023.1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辉;杨介生;王玉萍;沈凡;高留安;李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7/00;H04L43/04;H04L43/06;H04L4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收发 模块 批量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收发模块批量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涉及微波无线电设备测试领域,主要应用于批量数字收发模块的环境及可靠性试验中的电性能测试。本发明通过测试框架给批量数字收发模块提供集成安装和工作条件,利用功分网络和收发模块内部电路完成测试通道构建和阻抗匹配,通过配置个位数的通道选择开关和可控衰减器的射频信号采集及发生装置,大大减少了测试系统中开关和负载的数量,由控制分析装置通过数字分发装置实现测试框架内受试模块的状态控制和数字测试信息采集,通过程控频率源和射频信号采集及发生装置实现工作频率转换和射频信号数字化采集,进而完成测试数据分析和测试结果输出,实现了数字收发模块批量自动化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无线电设备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数字收发模块在通讯、雷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构成现代通讯基站及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
数字收发模块功能部件多集成度高,测试参数繁多且复杂,且在一般阵列雷达中数字收发模块数量巨大。为克服人工测试造成的:测试周期过长、易引入人工误差造成测试精度不高等问题,工程师们研制了自动化测试系统(专利:CN201610257983.6,CN201320095369.6,CN201810559240.3等),但是这类单模块测试系统应对大批量数字收发模块的生产测试有些力不从心,此外航空、航天、军事等特殊场景应用中此类模块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且现场维修困难,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收发模块的研制及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进行严格测试和评估,而开展此类试验需要受试样品满足一定数量,假设为N个,而对单台单模块测试系统的方案来讲,完成该试验至少需要N倍的单个模块测试周期;另一种方案是M台单模块测试系统同时开展,则完成该试验需要N/M倍的单个模块测试周期。这两种方案分别意味着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巨大开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展数字收发模块批量测试系统和快速测试方法的研究。专利(CN201610074228.4),专利(CN201280071597.8)为减少生产测试时间,提高收发装置及天线的测试效率,均发展了将收发装置与天线单元一并测试的系统和方法。专利(CN201810966789.4),专利(CN201810968507.4)分别提供了阵列天线环境适应性试验中温/湿度工作条件和振动/冲击工作条件的环境模拟方法,未提及阵列天线及内部模块如何进行电性能测试。专利(CN201810559240.3)、专利(CN201821424336.0)、专利(CN201810554900.9)均发展了针对模拟收发模块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其设计思路均是通过额外的开关矩阵、负载来构建收发模块的测试通路,专利(CN201821424336.0)、专利(CN201810554900.9)经过调整或扩展可以用于模拟收发模块的批量测试。
收发模块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的测试评估需要环境模拟系统提供收发模块工作环境的近似或施加远大于要求的极限环境应力来加速收发模块的老练速度,进行电性能测试时若携带微波暗室或暗腔,则必须考虑环境模拟装置与微波暗室/暗腔在空间结构及环境要素上的匹配,设计复杂,且会带来额外的开支;若考虑使用外部开关矩阵和负载构建测试通路,则针对大量的收发通道需要构建复杂的测试通路和负载路径关系,这会降低测试系统本身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