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累碳的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4959.7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松;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机累碳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累碳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实验用配重并将其放在测试A点处;将配重装到料斗中;将配重举升并保持在一定高度;后退并转向至测试B点处;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测试C点、测试D点后回到测试B点处;从测试B点处前进到测试A点处,并将配重放下;空载后退并转向至测试B点处;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测试C点、测试D点后回到测试B点处;从测试B点处前进到测试A点处,重新装上配重并完成憋斗及将料斗举升并保持在一定高度;以及多次重复前述步骤,直至达到规定测试时间后,装载机停车并拆除后处理催化单元的DPF部分进行称重。本发明的装载机累碳的试验方法,可以体现实际作业工况,重复性高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非道路车辆累碳的测试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装载机累碳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车辆排放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国家发布了针对商用车的GB17691和GB18352.6以及针对非道路车辆的GB20891以及最新的HJ1014等法规。新的法规促进了国内车辆升级换代,也促进了国内环保技术的进步。车辆在长时间运行后,积累大量碳烟排放物,而碳烟排放物需要满足国六及T4法规中新的要求。目前整车在累碳测试方法方面基本空白。本文所述的是一种装载机累碳试验方法,有如下专利文件代表:
专利201811322969.5,名称:一种装载机PEMS测试方法,公开了一种装载机PEMS测试方法。主要描述便携式排放设备(PEMS)测试方法。其余还有多个PEMS测试方法的专利文献,这里不一一举例。
上述等专利,描述的是排放测试方面的专利文献,与本案的装载机累碳试验方法差异巨大。当前非道路领域累碳试验方面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各个厂家各行其是,缺少一种可作为标准的试验方法,且现有技术的试验方法得出的实验数据参差不齐,准确性不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装载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累碳试验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体现装载机实际作业工况特点,具有重复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载机累碳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实验用配重,用装载机将实验用配重设置在测试A点处;将实验用配重装设到装载机的料斗中并进行憋斗;装载机将实验用配重举升并保持在一定高度;装载机后退并转向至测试B点处;装载机以料斗朝前为前进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测试C点、测试D点后回到测试B点处;装载机从测试B点处前进到测试A点处,并将实验用配重放下;装载机空载后退并转向至测试B点处;装载机以料斗朝前为前进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测试C点、测试D点后回到测试B点处;装载机从测试B点处前进到测试A点处,重新装上实验用配重并完成憋斗及将料斗举升并保持在一定高度;以及多次重复前述步骤,直至达到规定测试时间后,装载机停车并拆除后处理催化单元的DPF部分进行称重。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实验用配重的重量为装载机的额定起重载荷。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载机将实验用配重举升并保持在一定高度至少为距地面40cm至50cm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B点距测试C点的距离以及测试D点距测试B点的距离至少介于40至50米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C点至测试D点的距离至少为半径9至11米的圆弧距离。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测试时间为五小时。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载机的测试速度介于装载机的额定最高速度的75%至85%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实验用配重为配重块或者砂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