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4452.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倩;唐亚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姆特(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恪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3 | 代理人: | 张竞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形变 变速器 壳体 车辆 | ||
1.一种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以及第三加强部;
壳本体、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并贯通所述壳本体的轴承孔以及用于传递轴向力的第一加强部,并在轴承孔内壁上还开设有呈螺旋状的凹槽;
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首尾相连呈环形的高环筋、多个加强筋以及多个支撑筋,所述高环筋与所述轴承孔同轴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高环筋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加强筋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且加强筋位于背离变速器壳体内腔的一侧边呈倾斜设,所述支撑筋设置在所述高环筋背离所述加强筋的一侧边沿上,用于支撑所述高环筋;在所述壳本体的外围边缘上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安装台,在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变速器壳体的安装孔;
第二加强部包括:加强环以及加强柱,所述加强环朝向所述高环筋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筋连接,所述加强柱设置在与所述支撑筋位置对应的所述加强环上,且沿加强环的环形路径进行设置;
第三加强部包括:支撑墙体、凸起以及斜拉筋,所述支撑墙体设置在相邻所述加强柱之间,所述斜拉筋倾斜设置在所述加强柱表面或者所述支撑墙体表面,且在斜拉筋位于凸起上的部分的端头还与壳本体的底座连接,所述凸起围绕在所述支撑墙体背离所述加强柱的外表面上;
其中,在所述壳本体上还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副轴安装部,在所述壳本体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和所述副轴安装部均位于所述支撑墙体沿其路径末端的同一侧;在所述注油孔与副轴安装部之间还设有衔接部,用于将所述副轴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加强部衔接起来;
所述衔接部包括:加强板、连接柱、十字筋、多个矩形筋、衔接环以及多根衔接筋;
其中,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底座上;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衔接环以及所述连接柱共同围成一个空腔;
所述十字筋设于所述空腔内,十字筋的四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四面内壁固定接触;
所述多个矩形筋设置在所述高环筋与所述衔接环之间;
所述衔接环呈开口设置,围绕在所述高环筋的外侧,与所述高环筋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高环筋连接处以及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轴承孔连接处均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设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外围上,所述第三加强部设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外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环筋的高度大于所述加强环的高度,所述加强环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墙体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上还开设有注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上还设有副轴安装部,所述副轴安装部与所述注油孔之间设有用于传递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衔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包括:加强板、连接柱、十字筋、衔接环以及若干矩形筋和衔接筋,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底座上,三个加强板与衔接环以及连接柱共同围成一个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制形变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环呈开口设置,围绕在所述高环筋的外侧,与高环筋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姆特(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姆特(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