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坤丹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2055.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国;胡万;徐建军;李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坤丹 特征 图谱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坤丹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应用。该定坤丹的特征图谱中包括9个共有峰,其中5号峰为阿魏酸,7号峰为西红花苷‑Ⅰ,8号峰为藁本内酯。该定坤丹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定坤丹待测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分离,即可;其中:色谱柱的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检测波长为260~280nm;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5~0.5%甲酸为流动相B。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坤丹特征图谱的特征峰中包含西红花苷‑Ⅰ,能够有效监测定坤丹中西红花等贵重药材中的特征成分,能够更准确地监测、反映定坤丹的质量。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坤丹成分特征图谱构建方法,操作方便、方法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定坤丹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定坤丹是由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芩、香附、芫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多种药味经加工制成,可滋补气血,调经舒郁。该方组方复杂,药味众多,为保持这一中药大复方不同批次产品具有稳定的功效,就必须制定严格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定坤丹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显微鉴别枸杞子、白术、黄芩、甘草;薄层鉴别当归、川芎、枸杞子、白芍、红参、三七对照药材以及芍药苷、人参皂苷Rbi、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对照品;含量测定规定定坤丹每丸含红参和三七以人参皂苷Rgi(C4gHr2O14)计,不得少于3.0mg。因定坤丹成分复杂,其中任何一种药材均不能评价整体复方的质量,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则更不能够准确评价复方的质量。现行质量控制标准并不能反映复方的整体质量。
定坤丹失去了原有饮片的形态学特征,单纯的指标成分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难以反映其质量的优劣。作为衡量定坤丹制剂是否与饮片基本一致的标准参照物,其质量应加强专属性鉴别和多成分、整体质量控制。因而物质基准质量控制要重视以特征图谱为主的整体质量控制。
从整体上综合分析评价定坤丹方可提升复方质量均一性,故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定坤丹的特征图谱,综合反映不同生产批次定坤丹主要成分差异,为其内在质量评价和等级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现有技术如CN109115904A公开的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定坤丹成分的方法,虽然能够检测其中多个化学成分,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昂贵,检测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并且,其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没有包含西红花等贵重药材中的特征成分,可能存在质量监控不准确的风险。
因此,如何通过特征图谱更准确地监测、反映定坤丹的质量(例如通过重点监测定坤丹中的贵重药材的质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定坤丹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没有包含西红花等贵重药材中的特征成分,可能存在质量监控不准确风险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定坤丹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坤丹特征图谱的特征峰中包含西红花苷-Ⅰ,能够有效监测定坤丹中西红花等贵重药材中的特征成分,能够更准确地监测、反映定坤丹的质量。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坤丹成分特征图谱构建方法,操作方便、方法简便快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坤丹的特征图谱,所述特征图谱中包括9个共有峰,其中5号峰为阿魏酸,7号峰为西红花苷-Ⅰ,8号峰为藁本内酯。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特征图谱以5号峰为对照峰,下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
阿魏酸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平均值为1min,RSD为0.00%;
西红花苷-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平均值为1.265min,RSD为0.22%;
藁本内酯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平均值为1.579min,RSD为0.06%;
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