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1420.6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禄儒;牛伟;张燕;张松;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李勇;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纵梁吸能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及车辆,包括前碰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总成、机舱边梁、第一钣金、第二钣金和第三钣金,由前至后的方向上前碰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总成依次连接,机舱边梁设于前纵梁总成外侧,第一钣金一端与吸能盒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舱边梁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钣金横向布置,一端与前纵梁总成前部上边沿固定连接,另一端机舱边梁前部上边沿固定连接;第三钣金纵向布置于第二钣金下方,一端与前纵梁总成前部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机舱边梁前部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钣金下表面与第三钣金顶端固定连接;前纵梁总成、机舱边梁、第二钣金和第三钣金合围构成第一吸能腔。其能够提升前纵梁总成在偏置碰撞时的吸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前纵梁吸能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偏置碰撞作为汽车碰撞试验的评价项目之一,包括有25%以及40%偏置碰,就是车辆与碰撞物体的重叠面积相当于车身的25%与40%宽度。重叠面积越小,汽车受到的撞击力压强更大,对于车身的碰撞要求更为严格。
目前汽车吸能盒设于前碰撞横梁和前纵梁总成之间,在25%偏置碰撞过程中,由于碰撞点不一样,汽车碰撞时,碰撞块并没有全部与前纵梁总成接触传力,只是产生了一定的弯曲变形,碰撞力主要通过机舱边梁去吸收,最终机舱纵梁弯曲严重,侵入乘员舱造成乘员舱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及车辆,其能够提升前纵梁总成在偏置碰撞时的吸能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前纵梁吸能结构,包括前碰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总成、机舱边梁、第一钣金、第二钣金和第三钣金,由前至后的方向上所述前碰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总成依次连接,所述机舱边梁设于前纵梁总成外侧,所述第一钣金一端与吸能盒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舱边梁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钣金横向布置,一端与前纵梁总成前部上边沿固定连接,另一端机舱边梁前部上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钣金纵向布置于第二钣金下方,一端与前纵梁总成前部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机舱边梁前部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钣金下表面与第三钣金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纵梁总成、机舱边梁、第二钣金和第三钣金合围构成第一吸能腔。
进一步,所述吸能盒包括合围形成第二吸能腔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第一钣金与吸能盒连接的端部设有与上板螺栓连接的第一搭接边和与下板螺栓连接的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一钣金与机舱边梁连接的端部设有与机舱边梁前端的第二连接板螺栓连接的第三搭接边。
进一步,所述前纵梁总成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与内板前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钣金一端与外板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机舱边梁内侧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机舱边梁前端的第二连接板靠近前纵梁总成的边沿设有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四搭接边。
进一步,所述第二钣金的左、右端设有朝上弯折的第一翻边,通过第一翻边与前纵梁总成上边沿或机舱边梁上边沿焊接固定;所述第三钣金下端设有与前纵梁总成下边沿焊接固定的第二翻边和与机舱边梁下边沿焊接固定的第三翻边。
进一步,采用第一螺栓穿过第一翻边与前纵梁总上边沿连接,采用第二螺栓穿过第二翻边与前纵梁总成下边沿连接。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总成,所述车身总成包括上述的前纵梁吸能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吸能盒外侧面与机舱边梁前端面之间设置第一钣金,在整车一侧发生偏置碰撞时,受力点先与第一钣金接触,第一钣金发生变形,在整车+X向受力方向上,第一钣金拉动吸能盒变形,受前碰撞横梁抵抗变形能力的影响,进而将碰撞力通过前碰撞横梁传递至整车另一侧,使得另一侧的吸能盒参与受力,将单侧偏置碰受力成功分解至整车左、右两侧,有效减小了单侧结构的变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I视觉感知技术的运动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后牌照灯盖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