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9484.2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士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56 | 分类号: | G06V20/56;G06T5/00;G08G1/09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武丹聘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标 判断 辅助 驾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包括:前方成像器件,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对汽车前方执行图像数据捕获动作,以获得对应的汽车前方画面;命令触发机构,与所述前方成像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汽车前方画面中识别到限行字符时,发送隧道检测命令;初层执行机构,与所述命令触发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隧道检测命令时,启动对所述汽车前方画面的自适应递归滤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初层执行画面。本发明的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结构紧凑、应用广泛。由于能够基于隧道成像区域的位置和占据的图像面积判断隧道的接近程度,并在判断前方隧道过于接近时驱动汽车退出自动驾驶模式,从而提升汽车的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管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底盘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的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悬挂系和制动系五部分组成。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现有技术中,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一种发展潮流而基本上被普遍配置在各种最新车型中。然而自动驾驶在解放驾驶员的同时也带来了容易引起失控现象进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提升汽车驾驶的智能化水平以实现对自动驾驶的升级改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基于隧道成像区域的位置和占据的图像面积判断隧道的接近程度,并在判断前方隧道过于接近时驱动汽车退出自动驾驶模式,从而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1)采用包括初层执行机构、中层执行机构、末层处理机构、区别辨识器件、开口确认器件以及限量判断器件的智能化判断机制对汽车前方隧道开口是否靠近进行实时判断;
(2)当汽车前方成像图像中存在位于图像中央位置且占据面积超限的隧道开口目标时,判断汽车即将进入隧道并自动控制汽车退出自动驾驶模式,以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判断的辅助驾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前方成像器件,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对汽车前方执行图像数据捕获动作,以获得对应的汽车前方画面;
命令触发机构,与所述前方成像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汽车前方画面中识别到限行字符时,发送隧道检测命令;
初层执行机构,与所述命令触发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隧道检测命令时,启动对所述汽车前方画面的自适应递归滤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初层执行画面;
中层执行机构,与所述初层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隧道检测命令时,对接收到的初层执行画面执行动态范围扩展操作,以获得对应的中层执行画面;
末层处理机构,与所述中层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隧道检测命令时,对接收到的中层执行画面执行基于指数变换的图像信号增强操作,以获得对应的末层处理画面;
区别辨识器件,与所述末层处理机构电性连接且与云端服务器件网络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末层处理画面中搜索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件存储的某一标准开口图案几何形状一致性超限的疑似开口区域,以获得所述末层处理画面中的一个以上疑似开口区域;
开口确认器件,与所述区别辨识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末层处理画面中选择最接近所述末层处理画面中央区域的疑似开口区域以作为确认开口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士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士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