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气压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7497.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泉;王聪;陈瑞娟;肖淑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兴华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实时 追踪 指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气囊、指套外壳、控制器、充气单元、放气单元、气压传感器;气囊位于指套外壳内侧;充气单元,与气囊连通,用于为气囊充气;放气单元,与气囊连接,用于释放气囊内的气体;气囊,用于通过其内部充入的气体实现对手指的加压;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气囊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充气单元及放气单元控制连接,用于根据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阈值的大小关系控制充气单元以及放气单元的开闭。通过气压传感器实时监测气囊内气压,通过控制器、充气单元和放气单元实时调整气囊内的气压,实现了对指套气压的实时追踪和自适应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气压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上对生理信号进行无创检测时常用到的装置主要为头带、胸带、袖带或者腕带,使用者在使用时会受到较强的压迫感,使用感较差,并且尚未有可以自适应调节气压的指套出现,此外,有创的生理信号检测方式需要进行导管插管,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感染风险。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实现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对于无创生理信号实时监测领域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气压追踪方法,能够自适应调节指套气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囊、指套外壳、控制器、充气单元、放气单元、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指套外壳内侧;
所述充气单元,与所述气囊连通,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
所述放气单元,与所述气囊连接,用于释放所述气囊内的气体;
所述气囊,用于通过其内部充入的气体实现对手指的加压;
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所述气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充气单元及所述放气单元控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阈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充气单元的开闭以及所述放气单元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指套外壳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指套外壳的直径均不同,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指。
可选地,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槽和气道;
所述气囊槽,环绕在所述指套外壳内侧,用于存储气体;
所述气道与所述气囊槽连通,用于为气体进入和流出所述气囊槽提供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囊槽包括第一气囊槽、第二气囊槽和第三气囊槽;
所述第一气囊槽、所述第二气囊槽及所述第三气囊槽相连通。
可选地,当所述气囊充满气体时,第一气囊槽的中心与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二气囊槽的中心与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呈第一预设角度;
第二气囊槽的中心与所述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气囊槽的中心与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呈第二预设角度;
第一气囊槽的中心与所述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和第三气囊槽的中心与指套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呈第三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和所述第三预设角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气道包括:气道内口和外接气管;
所述气囊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方孔;所述气道内口与所述气囊底部的方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