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4917.5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钱生;丁春来;叶阳;曹珊珊;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7/027 | 分类号: | C03B37/027;C03C25/285;C03C25/106;C03C25/105;C03C2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金田蕴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温 光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棒熔融后拉丝制得裸光纤;对裸光纤进行改性丙烯酸树脂涂覆;对涂覆后的光纤进行固化和热处理得到耐温光纤;其中,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后弹性模量≤800MPa,断裂伸长率≥10%,密度为0.95~1.3g/cmsupgt;3/supgt;,折射率≤1.54,玻璃化转变温度≥45℃,25℃时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为3000~7500cps,涂覆温度为28~60℃,在涂覆时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为1500~3500cps,200℃下48h后热失重≤10%。且经过改进工艺后,本发明的光纤突破改性丙烯酸树脂使用温度不可超过150℃的限制具备在180℃下长期使用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具有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传输容量大等特点,既可以作为通信介质,也可以作为光纤传感器。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而恶劣的工作环境要求光纤具有耐高温、耐低温等特性。
光纤通常由裸纤(剥离纤维)和涂层材料构成,涂层材料是为了保证光纤的各项性能指标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一般涂层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材料,经过涂覆后光纤一般可以在-60~85℃稳定使用。但当继续升高温度时,涂层材料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导致光纤无法正常使用。耐温光纤是一类特殊的光纤,通过改善光纤涂层材料的特性以及光纤的制备工艺,使光纤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工作。根据最新的研究,目前可耐高温的涂层材料分别可为150℃、200℃、350℃、600℃,其涂层材料分为改性丙烯酸树脂、硅基材料、聚酰亚胺和金属(如铜、银、金等)。其中,改性的丙烯酸树脂材料可以耐150℃高温,但是当环境温度更高后,改性丙烯酸树脂不适合继续使用,需要使用耐温更高的硅基材料,而硅基材料由于固化后弹性模量大,光纤衰减会显著增加,不适合长距离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温光纤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光纤的耐温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耐温光纤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棒熔融后拉丝制得裸光纤;对裸光纤进行改性丙烯酸树脂涂覆;对涂覆后的光纤进行固化和热处理得到耐温光纤;其中,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后弹性模量≤800MPa,断裂伸长率≥10%,密度为0.95~1.3g/cm3,折射率≤1.54,玻璃化转变温度≥45℃,25℃时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为3000~7500cps,涂覆温度为28~60℃,在涂覆时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为1500~3500cps,200℃下48h后热失重≤10%。
进一步地,涂覆包括:采用改性丙烯酸树脂对裸光纤进行第一次涂覆和第二次涂覆,其中,第一次涂覆的压力设置为0.04~0.5Mpa,第二次涂覆的压力设置为0.04~0.5Mpa。
进一步地,第一次涂覆后,得到一次涂覆光纤,一次涂覆光纤的直径为180~200μm;第二次涂覆后,得到二次涂覆光纤,二次涂覆光纤的直径为235~255μm。
进一步地,热处理的环境中氧气含量≤50ppm,热处理的环境中充满氮气、氢气、氘气、氦气或氩气中的一种或者为其任意混合气体;优选的,热处理包括:将二次涂覆光纤在40~60℃的无氧环境中进行第一步热处理10~48h,然后将二次涂覆光纤在无氧环境下冷却至室温,静置30~180min;将经过第一步热处理的二次涂覆光纤放置在150~200℃的无氧环境下进行第二步热处理,时长为60~120min,热处理完成后,将二次涂覆光纤在无氧环境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耐温光纤。
进一步地,固化为光固化,光固化的光源为紫外光源或LED光源中的一种;优选的,光源经反射罩反射后光斑截面积≤0.2cm2;优选的,固化包括一次固化和二次固化,涂覆层的一次固化度为88%~96%,涂覆层的二次固化度为92%~100%,其中,一次固化度≤二次固化度且两次固化度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