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3436.2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赵若晴;吴昊;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制备步骤:
(1)由等摩尔的二胺和二酐单体在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反应得到粘度为2~32万cP的聚酰胺酸溶液,聚酰胺酸溶液旋涂在基底上;所述的基底为玻璃基底;所述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所述的二胺为1,4-双(4-氨基苯氧基)苯;所述的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其中二者体积比为1:1的混合物;
所述旋涂的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转速为500rpm,持续时间为10~30s,第二阶段转速为1000~9000rpm,持续时间为50~120s;
(2)再经热处理成膜及脱模即得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热处理成膜的工艺参数为:大气条件下,升温速率为2~10℃,由室温升温至70℃处理1~4h,150℃处理2~4h,200℃处理1~4h,250℃处理1~24h,最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聚反应过程包括: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二胺单体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剧烈搅拌,随后分批次加入二酐单体,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剧烈搅拌的工艺条件为: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在密闭容器中室温搅拌2~10h,搅拌速率为200~3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还需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为:依次用超纯水、乙醇和丙酮超声清洗3~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的工艺条件为:将冷却后的样品转移到30~70℃的去离子水中,使水面完全浸没样品。
6.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2~22μm,拉伸强度为120~164MPa,断裂伸长率为28~140%,均匀度为2%~6%。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用于制备柔性传感器或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34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