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1424.6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靳国杰;陶永胜;薛施锦;张家瑞;张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G1/022;C12H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蒸馏 酒增香 酿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方法。其通过调整工艺条件,从而调控发酵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使酿酒微生物产生更多的有益香气物质,从而提高水果蒸馏酒的香气质量。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水果蒸馏酒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过调整工艺操作,从而调控发酵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酿酒微生物合成更多的有益香气物质,提升水果蒸馏酒的香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方法。
背景技术: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主要包括中国白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一般以富含天然糖分或淀粉的物质为原料,如玉米、高粱、稻米、麦类、马铃薯、甘蔗、水果等。与低酒度的发酵酒相比,中国消费者对高酒度的蒸馏酒情有独钟。据统计,2017年中国白酒年消费额超过5600亿元。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白酒“与人争粮”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以水果为原料的蒸馏酒不仅可以缓解上述问题,满足人们对蒸馏酒的需求,还可以解决我国水果滞销问题,延伸水果产业链,提高水果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香气是评价水果蒸馏酒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关研究表明,香气物质的复杂程度和协调程度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但是,由于水果本身特性和气候条件,现在阶段我国水果蒸馏酒面临香气寡淡且易散失,感官质量不高的问题。
酿酒微生物是香气物质的主要生产者,调控其产香过程是提高香气物质含量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生产中,酿酒师通常凭借感官分析和酿造经验对产香过程进行调节。这种依赖于酿酒师个人主观经验的调控方式,往往会带来酿酒微生物产香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香气物质合成量的增加,更无法保证不同批次水果蒸馏酒香气物质含量的稳定。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代表化合物获得电子的倾向,反映体系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调控ORP可影响微生物代谢通量、基因表达和氧化还原平衡,进而调节微生物活性和发酵产物合成。因此,ORP与微生物细胞生理状态和代谢物浓度密切相关,影响着微生物代谢通量和产物合成,是酿酒微生物代谢重要的“指示剂”和“调节剂”。通过调控ORP,可提高酿酒微生物合成香气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水果蒸馏酒的香气质量。但是,基于ORP的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策略和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方法,其通过调整工艺条件,从而调控发酵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使酿酒微生物产生更多的有益香气物质,从而提高水果蒸馏酒的香气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果蒸馏酒增香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果蒸馏酒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过调整工艺操作,从而调控发酵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酿酒微生物合成更多的有益香气物质,提升水果蒸馏酒的香气质量。
进一步,水果蒸馏酒的原酒发酵过程中,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控制为:
(1)发酵前期,即发酵启动到总还原糖含量降低50%的阶段,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于-60~60mV;
(2)发酵中期,即总还原糖含量为初始含量50%-25%的阶段,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于-150mV~-50mV;
(3)发酵后期,即总还原糖含量为初始含量25%到发酵结束,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于-100mV~0mV。
进一步,调整的工艺操作为倒罐、通气、转罐、添加谷胱甘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进一步,酿酒微生物为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水果蒸馏酒的原料为葡萄、苹果、石榴、樱桃、梨、柿子、桃、李子、枣、杏、枸杞、橘子、橙子、柚子、荔枝、西瓜、甜瓜、哈密瓜、山楂、桑葚、杨梅、香蕉、芒果、枇杷、菠萝、火龙果、山竹、木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溅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鹅颈槽冲压一体化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