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5239.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晨;彭骏;张新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植入 瓣瓣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尖瓣瓣膜装置。一种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装置,包括:一支架机构,具有一外层支架、与外层支架连接的内层支架;一瓣叶机构,位于内层支架内;内层支架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牵引部,近端呈收束状;第一连接部,呈中空柱状结构且与瓣叶机构连接,近端与牵引部连接;外层支架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第二连接部,与牵引部的远端连接,近端向内部收拢,第二连接部的近端被牵引部的近端伸出;支撑部,呈中空类柱状结构,内部架空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本发明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之间为架空结构,有效避免了心脏运动对瓣叶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尖瓣瓣膜装置。
背景技术
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如同一个单向阀门,保证血液由左心房向左心室方向流动。正常的二尖瓣关闭时,两个瓣叶处在同一个平面且对合密切,能够完全阻挡心室血液向心房回流。但当二尖瓣复合体结构发生损伤或心脏发生损伤时,就会引发二尖瓣反流现象的发生。
目前通过手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方式主要有外科开胸手术和内科微创手术两种。外科开胸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以及术后长期而昂贵的康复治疗,使大量患者不愿接受该种治疗方式,而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的内科微创手术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创伤更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的新型治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1439539.9,发明名称:一种二尖瓣瓣膜装置及使用方法,公开了一种二尖瓣瓣膜装置及使用方法,该专利通过改进外层支架的形状、结构,很好的解决了瓣膜周漏的问题,但是使用该二尖瓣瓣膜装置进行临床实验时发现,在心脏抖动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二尖瓣反流的现象。这种反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在受心脏挤压的支撑部处作为连接点,心脏挤压过程中,内层支架也会发生形变,原本配合完好的瓣叶在形变的影响下可能出现闭合不严的情况,从而导致反流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二尖瓣瓣膜装置由于结构的缺陷存在二尖瓣反流的现象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装置。
一种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装置,包括:
一支架机构,具有一外层支架、与所述外层支架连接的内层支架;
一瓣叶机构,位于所述内层支架内;
所述内层支架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
一牵引部,近端呈收束状;
一第一连接部,呈中空柱状结构且与所述瓣叶机构连接,近端与所述牵引部连接;
所述外层支架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
一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牵引部的远端连接,近端向内部收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近端被所述牵引部的近端伸出;
一支撑部,呈中空类柱状结构,内部架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部的远端与其内侧的瓣叶机构实现连接,实现内层支架装载瓣叶的目的。外层支架的支撑部用于挤压心房壁,并与心房壁固定连接。外层支架和内层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和牵引部的远端实现连接,且将外层支架的支撑部和内层支架的第一连接部之间采用架空结构,在外层支架受挤压时,内层支架的第一连接部不发生形变,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内的瓣叶机构能保持密封状态,有效避免了心脏运动对瓣叶的影响。
所述支撑部的纵截面的一侧边与所述内层支架的中心轴的夹角为5°-15°。
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优选为D字型结构,以配合原生二尖瓣瓣环。
所述支撑部的横截面上经过中心点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最大外径。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近端通过向内弯折结构实现向内部收拢,所述向内弯折结构的弯折角度与所述牵引部远端的弯折角度相同。
所述外层支架自近端向远端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5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