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3528.2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郑思洁;丁仕风;闯振菊;高俊亮;刘超;孙乾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钻井平台 漂浮 式防冰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由多个漂浮于海面上的、且围绕于钻井平台依序首尾相连的破冰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单元包括有漂浮体;所述漂浮体包括有迎冰板、背冰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破冰条;所述迎冰板、所述背冰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施焊为一体,且共同围拢而成一密闭空腔;所述迎冰板用来承载所述第一破冰条,其整体上呈现“弓”形,且依序由下置弧形弯曲段、下置平滑过渡段、中间外拱脊段、上置平滑过渡段以及上置弧形弯曲段依序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破冰条的数量设为多个,且均沿着所述迎冰板的宽度方向进行线性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冰条整体上亦呈现“弓”形,其依序延着所述下置弧形弯曲段、所述下置平滑过渡段、所述中间外拱脊段、所述上置平滑过渡段、所述上置弧形弯曲段进行贴触、且施焊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冰条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以在其脊线上成型出有第一切冰刃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体还包括有第二破冰条;所述第二破冰条贴触、且施焊固定于所述背冰板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冰条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以在其脊线上成型出有第二切冰刃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单元还包括有旋转破冰体;所述旋转破冰体布置于所述迎冰板的外侧,其包括有最先受到浮冰冲击的旋转破冰刀;所述旋转破冰刀包括有旋转套、破冰钩刃;所述破冰钩刃的数量设为多个,且均围绕于所述旋转套的外侧壁进行均布、且施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破冰体还包括有支撑轴以及轴承组件;所述支撑轴用来供所述旋转套横穿;而所述轴承组件由多组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且共同对所述旋转套提供径向支撑力的轴承所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单元还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来同时担负所述漂浮体和所述旋转破冰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承力框、第一悬臂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悬臂支撑组件所构成;所述承力框用来担负所述漂浮体,其直接与所述背冰板相施焊固定;所述第一悬臂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悬臂支撑组件均对称地固定于所述承力框上,且协同作用以共同担负所述支撑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钻井平台的漂浮式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套、第一悬臂梁以及第一斜撑梁;所述第二悬臂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套、第二悬臂梁以及第二斜撑梁;所述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均采取过渡配合方式,且一一对应地套设于所述承力框的两相对侧臂上;所述第一悬臂梁、所述第二悬臂梁用来直接协同负担所述支撑轴,且一一对应地施焊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上;所述支撑轴的两自由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施焊于所述第一悬臂梁、所述第二悬臂梁上;所述第一斜撑梁同时施焊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承力框的其中一侧臂上,而所述第二斜撑梁同时施焊于所述第二悬臂梁和所述承力框的另一侧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