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9764.7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艳;邓泽元;李洪安;钟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1D13/48 | 分类号: | A21D13/48;A21D2/02;A21D2/36;A21D8/02;A21D8/04;A21D8/06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桑耀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性 餐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可食性餐具(勺子、筷子、盘等)的原料包括面粉、高粱粉、膨化米粉,辅料包括盐、糖、泡打粉、不同口味调味料。采用3D打印加热成型后烘烤的方法得到成品。本发明原料配方简单,材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不需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可机械化程度高,易于自动化生产,成品实用性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调味料,可丰富可食性餐具的口味,增强产品适口性,符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食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可食性餐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愈加便利,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与日俱增;但目前一次性餐具多为发泡塑料材质,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不断提升,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可食性餐具顺应此潮流推广至社会,可成为普遍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利用淀粉作为原料制造可降解餐具,可替代现行塑料餐具的使用。淀粉基可食性餐具是利用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固有的特性,把它们和其它可食性助剂按一定的比例组合,经搅拌和捏合后,采用一定技术使其精制而成;其优点是经快餐、速食等容纳后,既可食用,又可回收做高档饲料,遇冷水后能在一定时间内膨胀至降解,对土壤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基本上能达到无垃圾、无污染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可食性餐具大多使用玉米淀粉、肉、蛋、油等为原料,原料较昂贵,成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成品硬度不够,加工过程中需要额外添加粘合剂,不够环保。相比之下,膨化米粉中淀粉分子量减小,可溶性成分多,吸水润涨能力强,与水分结合后,具有较好的黏性;因此,采用膨化米粉,无需添加粘合剂就可保证可食性餐具的韧性和致密度;此外,膨化米粉的可消化性强,且吸水可溶胀,使用后易于处理。高粱粉来源、营养丰富,抗性淀粉、亚油酸等含量较高,适用人群范围广,糖尿病患者也可食用。采用高粱粉可增加面团的可塑性、提高成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使可食性餐具无需额外添加补强剂,就能达到应有的硬度和强度;然而,目前市场已有的相关产品口感粗糙,适口性差,反而造成粮食的浪费。采用泡打粉和酵母发酵,可以改善高粱粉等粗粮的口感,提高产品的适口性。另外,市场上可食性餐具的制作需膨化成板材,蒸汽喷敷,工艺复杂,能耗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塑料餐具及可食性餐具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食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法实现的:
一种可食性餐具,所述可食性餐具的制备原料包括:面粉、高粱粉、膨化米粉,辅料包括盐、糖、酵母、泡打粉、不同口味调味料。
进一步地,所述可食性餐具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面粉40-120份、高粱粉10-50份、膨化米粉10-50份、食用盐0-5份、油0-20份、细砂糖0-20份、酵母0.5-1.5份、泡打粉0.5-1.5份、调味料0-5份、水30-80份,其中调味料选自椒盐、孜然、咖喱、水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泡打粉为双效泡打粉。
酵母与泡打粉是烘焙产品常用的疏松剂,添加适量的酵母与泡打粉能改善产品的口感,但如果过量使用的话,会导致产品发胀过度,起泡破裂,从而不起发或起发效果不好。气体含量过大时会冲破面坯表面,引起气体流失,烘烤出的产品就和没添加泡打粉的效果一样,不会起发。本发明通过对双效泡打粉添加量、干酵母添加量优化,能够提升产品的组织状态,使之达到最佳,让产品呈现更好的口感,优化所得泡打粉与酵母在本发明原料配比中最佳添加量为0.5-1.5份。
一种可食性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糖、盐、酵母溶于水,制得溶液;
2)将面粉、高粱粉、膨化米粉、调味料、泡打粉混合,制得混合粉;
3)将步骤1)所得溶液与步骤2)所得混合粉混合,和面、发酵,制得面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9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