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7876.9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宫晓明;彭锟;李堃;虞少波;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锂电隔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烯烃及成孔剂混合加热到熔融状;(2)经过模头,降温至成薄片;(3)经过除油辊,将薄片内部的成孔剂吸出;(4)升温至少沿一个轴向进行拉伸;(5)再次至少沿一个轴向拉伸定型;(6)收卷得到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其中步骤(3)中所述除油辊表面有微孔流道,中央有中空管道和加热盘管;所述中空管道与辊表面的微孔流道相连,外部与抽真空机相连;所述加热盘管与外部换热站相连。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隔膜具有孔隙率低、孔均匀性极高、面阻率低、D值极高(D=针刺强度/厚度)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在动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锂电池安全保障的核心部件隔膜,聚乙烯微多孔膜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作为隔膜直接装载于正负极片之间;另一种作为隔膜再经过二次涂覆陶瓷、勃姆石、PVDF、芳纶等,增强其本身的耐热性后,装载于正负极片之间。
不管是哪种方式,正负极之间的离子通道,是聚乙烯微多孔膜提供的。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近些年来一直需求隔膜在厚度上要持续减薄,并要求聚乙烯微多孔膜本身具备高针刺强度、高拉伸强度、低闭孔温度等,来保障锂电池在发生异常变形、高温时的安全性。还要求聚乙烯微多孔膜的孔具备较高的均匀性,以此来保障:1、多次充放电后,锂离子不会在孔较多、较大的位置对应的负极析出,积累形成负极满负荷镶嵌后的锂枝晶生长,从而刺穿聚乙烯微多孔膜形成短路;2、在隔膜面阻率较高的部位,使用高倍率充放电时,过度生热,发生热失控。
总结而言,是聚乙烯微多孔膜本身孔的均一性,至关重要。
目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用聚乙烯微多孔膜,常使用湿法异步拉伸工艺。制备过程包括:通过将含有聚烯烃及成孔溶剂在挤出机上加热至熔融。过T型模头后,由多组通冷冻水/冷却水的降温辊,降温后成薄片。后升温沿MD(沿产线方向)方向拉伸进行拉伸。随后沿TD(垂直产线)方向拉伸,除去成孔剂后,再次至少沿一个轴向拉伸制得聚乙烯微多孔膜。不论是MD辊式挤压拉伸,还是TD的双侧夹持拉伸,均为高速拉伸。此时聚乙烯微多孔膜,内部孔结构错综复杂,在高温状态下质地柔软且易损伤,此时受应力作用挤压,成孔剂无法在第一时间排除至聚乙烯微多孔膜外,孔内成孔剂液滴四窜、贯通、合并,引起隔膜微观结构上,发生分层,表现为隔膜大孔比例上升,整体通孔数量较少,均匀性较差,在维持一定透气面阻率时,往往存在较高的孔隙率,较低的D值(D=针刺强度/厚度)。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烯烃及成孔剂混合加热到熔融状;
(2)经过模头,降温至成薄片;
(3)经过除油辊,将薄片内部的成孔剂吸出;
(4)升温至少沿一个轴向进行拉伸;
(5)再次至少沿一个轴向拉伸定型;
(6)收卷得到高孔均匀性微多孔膜;
步骤(3)中所述除油辊表面有微孔流道,中央有中空管道和加热盘管;所述中空管道与辊表面的微孔流道相连,外部与抽真空机相连;所述加热盘管与外部换热站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流道的孔直径≤1.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流道的孔直径≤0.01mm。
进一步地,所述除油辊表面微孔流道的面积占除油辊辊面总面积≥50%。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油辊表面微孔流道的面积占除油辊辊面总面积≥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排放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