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5014.2 | 申请日: | 2021-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盛军;王桂忠;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华达码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码头 安全 作业 系统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吊控制装置(1)、车辆位置检测装置(2)、车辆周边人员检测装置(3)、车辆高度检测装置(4)和信息采集装置(5),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2)、所述车辆周边人员检测装置(3)和所述车辆高度检测装置(4)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吊控制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运输车的具体位置;
所述车辆周边人员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运输车周围的人员情况;
所述车辆高度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车辆呈货板的实际高度;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用于采集运输车位置信息、人员情况信息和高度信息;
所述桥吊控制装置(1):根据运输车位置信息、人员情况信息和高度信息控制桥吊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2)包括位置标定模块(21)和红外线检测模块(22),所述位置标定模块(21)的输出端和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信息采集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位置标定模块(21):根据桥吊搬运集装箱的路线设定好运输车的可停范围;
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22):用于检测运输车的具体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包括接收模块(51)、处理模块(52)、存储模块(53)和输出模块(54),所述接收模块(51)的输出端和所述存储模块(5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处理模块(5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5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5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运输车位置信息、人员情况信息和高度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53):用于存储运输车可停范围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52):用于判断运输车是否在可停范围内,并且判断运输车周边的人员情况;
所述输出模块(54):将判断结果、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传输给所述桥吊控制装置(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锁链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锁链的情况;
所述锁链检测装置(6)检测到锁链摆动时提醒操作员降低传输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7),报警装置(7)与锁链检测装置(6)通讯连接;
报警装置(7):用于在锁链检测装置(6)检测到锁链发生松弛的情况下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员停止下放集装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重力检测装置(8):用于检测锁链所拉的集装箱的重量;
所述重力检测装置(8)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模块(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53)内部储存有锁链最大承重值。
7.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信息:采集运输车位置信息、人员情况信息和高度信息;
确定下放位置:根据接收到的运输车位置信息控制锁链下放的位置;
确定下放距离:根据接收到的高度信息控制锁链下放的高度;
确定工作状态:根据接收到的人员情况信息控制锁链继续或停止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运输车位置信息、人员情况信息和高度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采集锁链位置信息:根据锁链提起集装箱的位置作为锁链的初始位置,并采集锁链的初始位置信息;
计算锁链移动距离:获取桥吊位于运输车正上方的位置,计算锁链初始位置与桥吊位于运输车正上方位置之间的距离;
卸货处理:当锁链移动至运输车正上方时,将锁链上的集装箱下放至运输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华达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华达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0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