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方法及其仿真设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4168.X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丽;陈炯宇;刘强;赖苑鹏;冷杰武;严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0 | 分类号: | G06F30/10;G06F30/20;G06N5/04;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陆应健;资凯亮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仓库 参数 仿真 设计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方法及其仿真设计系统,属于仓库模型仿真技术领域,其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信息归纳整理步骤、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和参数系统构建步骤,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为构建参数图,参数图包括仓库模型、仓库模型对应的有用参数和有用参数对应的参数关系,其中将仓库模型和有用参数设为参数图的顶点,将顶点之间的关系设为参数图的边,参数图的边为推理关系;其仿真设计系统包括信息归纳整理模块、参数化机制构建模块和参数系统构建模块。本发明解决了设计人员对仓库重新布局时,工作量大,难以满足立体仓库快速设计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库模型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方法及其仿真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建模和仿真技术是21世纪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系统设计、测试和验证等领域。仿真技术的可视化、良好的交互性有助于用户和开发人员快速理解设计方案,降低知识传播门槛,提高沟通效率,并且能够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反馈。现如今,仿真技术在立体仓库前期规划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设计开发人员可借助仿真技术对立体仓库进行整体布局,并对AGV(是指AGV小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或叉车等运动机器进行路径设计,快速得到初步的设计方案,有效的缩短了设计周期。但在实际的项目中,由于客户需求复杂多变、设计前期考虑不周等原因,设计方案经常需要进行多次迭代调整。这种调整的特点是少量多次,因此对设计开发人员快速响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使用现有仿真技术难以避免的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一般的商业仿真软件仅支持单一模型或零部件的参数化,缺乏对整个系统参数化的支持。尽管改动可能不大,但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中,这种改动会破坏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位置或动作等关系,设计人员就需要对仓库重新布局,比如对AGV重新进行路径规划。这种额外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了物流仿真技术的实用性,难以满足立体仓库快速设计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方法,解决了设计人员对仓库重新布局时,工作量大,难以满足立体仓库快速设计的需求的问题。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系统,解决了设计人员对仓库重新布局时,工作量大,难以满足立体仓库快速设计的需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仓库的参数化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信息归纳整理步骤:
A1:对不同类别的仓库模型进行参数的提取,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控制参数、立体仓库的各个功能区和设备自身的各个零部件;
A2:对不同类别的仓库模型对应的参数进行筛选得到有用参数;其中,所述有用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控制参数、立体仓库的各个功能区和设备自身的各个零部件;
A3:分析所述仓库模型与有用参数之间以及各有用参数之间的参数关系,并语义化地表示所述参数关系;
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
B1:构建参数图,所述参数图包括所述仓库模型、所述仓库模型对应的有用参数和所述有用参数对应的参数关系,其中将所述仓库模型和所述有用参数设为所述参数图的顶点,将顶点之间的关系设为所述参数图的边,所述参数图的边为推理关系;
参数系统构建步骤:
C1:将立体仓库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并执行所述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形成所述立体仓库对应的参数图,其中,所述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中的仓库模型为立体仓库,所述有用参数为功能区;
C2:对每个功能区的设备分别执行所述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形成所述设备对应的参数图,其中,所述参数化机制构建步骤中的仓库模型为所述设备,所述有用参数为尺寸参数、运动参数、控制参数和/或所述设备自身的各个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