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多微网能量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3168.8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振龙;袁志鹏;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刘源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体协 多微网 能量 管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多微网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基于异质微网特征,建立多微网的优化方程;
步骤S2:基于电动汽车集群的到达/离开和充电量不确定性,通过集成学习方法,获得电动汽车集群的到达/离开预测时间和充当储能设备期间的预测能量输出;
步骤S3:基于多微网新能源能量输出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盒式约束;通过极限转化方法对该盒式约束进行不确定量转化,获得鲁棒对等模型,通过对偶理论将该鲁棒对等模型进行线性化操作,将所述多微网的优化方程转化为易解模型;
步骤S4:设置输入参数,通过分布式计算框架,求解所述易解模型,获得多微网能量优化结果;所述输入参数包括电动汽车集群的到达/离开预测时间和充当储能设备期间的预测能量输出;
其中,步骤S1包括:
步骤S101:基于异质微网特征,通过式
建立多微网运行总成本最小化的方程;
步骤S102:通过式
和
建立针对式(1)的成本描述方程;
式中,NMG表示多微网系统中包含的微网个数,t为调度时刻,T为调度时刻总数,NGi表示微网i中包含的分布式发电机总数,表示微网i的第j个分布式发电机t调度时刻出力情况,NBi表示微网i中包含的储能设备总数,表示微网i中第j个储能设备在t调度时刻的释能总量,表示微网i中第j个储能设备在t调度时刻的储能总量,表示微网i中第j个电动汽车在t调度时刻的释能总量,表示微网i中第j个电动汽车在t调度时刻的储能总量,表示微网i和j传输能量的成本系数,表示微网i和j之间传输的能量,并以正负号表示传输方向,表示t调度时刻主电网的卖电价,表示t调度时刻主电网的买电价,表示微网i在t调度时刻同主电网交易时的卖电量,表示微网i在t调度时刻同主电网交易时的买电量;和为分布式发电机的成本系数,为储能设备的折旧成本系数,为微网i中第j辆电动汽车的置换成本,为微网i中第j辆电动汽车在其能量周期中的能量吞吐量;
步骤S103:基于异质微网特征,建立多微网的约束条件;该约束条件包括:
平衡约束,通过式
获得;为微网i第n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t调度时刻的发电量,为微网i在t调度时刻的总负荷;
微网i与微网j的能量交互约束,通过式
和
获得;和为微网i和微网j进行不同流向交互时的能量上限,uj为状态变量,有0和1两个取值;
分布式发电机约束,通过式
和
获得;和为分布式发电机t调度时刻出力上下限,和为分布式发电机爬坡上下限;
储能设备约束,通过式
和
获得;和分别为储能设备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和为储能设备容量上下限,uBj为电池状态变量,有0和1两个取值;
电动汽车约束,通过式
和
获得;式中,tarr,j为电动汽车j的到达时间,tdep,j为电动汽车j的为电动汽车j的离开时间,和为储能设备容量上下限,uEVj为电池状态变量,有0和1两个取值;
步骤S2中所述的获得电动汽车集群的到达/离开预测时间和充当储能设备期间的预测能量输出包括:
步骤S201:通过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对输入的特征贡献度进行分析,获得辅助特征选择结果;
步骤S202:分析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误差分布,选择误差分布最大的作为第一层预测模型;
步骤S203:划分原始数据集,并使用交叉验证方式,分别获得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最优超参数;
步骤S204:通过划分后的原始数据集,训练所述第一层预测模型,输出训练结果,生成训练后数据集;
步骤S205:通过训练后数据集,训练通过随机森林建立的第二层预测模型,获得电动汽车集群的到达/离开预测时间和充当储能设备期间的预测能量输出;
其中,步骤S3包括:
步骤S301:通过式
和
获得新能源不确定集和负荷不确定集,基于该新能源不确定集和负荷不确定集建立盒式约束;式中,为预测量,为鲁棒可调参数,为盒式约束限值,Γt为可调鲁棒参数约束值;
步骤S302:通过极限转化方法对所述盒式约束进行不确定量转化,获得鲁棒对等模型;
步骤S303:通过式
和
对所述鲁棒对等模型进行线性化操作,将所述多微网的优化方程转化为易解模型;步骤S4中的输入参数还包括:微网个数、调度时刻数、新能源出力数据、电网买/卖电价和微网内设备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1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