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1178.8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林;刘文华;张光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道元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80;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线 折弯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涉及电子设备组装技术领域。该软排线折弯机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传送组件、开盖机构、压紧机构、折弯机构、推拉机构和保压定型机构;所述开盖机构、所述压紧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和所述保压定型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折弯机构位于所述传送组件的下方,所述开盖机构用于对待处理产品进行开盖处理,并通过压紧机构对所述待处理产品上的软排线压紧定位,所述折弯机构用于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一次折弯,所述推拉机构用于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二次折弯,所述保压定型机构用于对二次折弯后的所述软排线进行保压定型。能够提升软排线折弯的一致性,保证产品的良率,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组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软排线(英文名称:Flexible Flat Cable,FFC),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
软排线虽然具有软薄、占空间小、可以适应不同空间场合的优点,但是软排线的柔性材质亦造成连接不便的问题,需要将软排线根据适用环境进行预定型,以方便电子产品的组装。
目前较多采用人工方式实现软排线的预折弯定型,但是,一方面软排线的柔性材质使得人工方式很难将之折弯至目标形状和尺寸的折弯状,另一方面人工方式的作业效率极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能够提升软排线折弯的一致性,保证产品的良率,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传送组件、开盖机构、压紧机构、折弯机构、推拉机构和保压定型机构;所述开盖机构、所述压紧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和所述保压定型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折弯机构位于所述传送组件的下方,所述开盖机构用于对待处理产品进行开盖处理,并通过压紧机构对所述待处理产品上的软排线压紧定位,所述折弯机构用于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一次折弯,所述推拉机构用于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二次折弯,所述保压定型机构用于对二次折弯后的所述软排线进行保压定型。
可选地,所述开盖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滑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的卡爪;所述开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滑台气缸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板,所述旋转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滑动连接的推送臂,所述推送臂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与所述推送臂连接,以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软排线的预折位压紧。
可选地,所述折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滑台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上的第一双杆气缸,所述第一双杆气缸上设置有顶块,所述第二滑台气缸和所述第一双杆气缸的推动方向朝向所述软排线,以通过所述顶块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一次弯折。
可选地,所述推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三滑台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台气缸上的第四滑台气缸,所述第四滑台气缸上设置有拨动臂,所述拨动臂上设置有拨杆,以通过所述拨杆对所述软排线进行二次折弯,其中,所述第三滑台气缸和所述第四滑台气缸通过连接板连接,以使所述第三滑台气缸的推进方向与所述第四滑台气缸的推进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道元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道元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