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7673.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才;张娟;龚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6 江苏省南京市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包括核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核为碳硅负极材料,且内核中分布有多孔空隙;
外壳包括两层结构,内层为导电材料层,外层为碳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中的多孔空隙的直径范围是50nm-5μm,且内核中的孔隙率范围是5-30%,多孔空隙的截面形状包括球形、类球形与长条状等不规则孔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内核的尺寸为1-2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层包含石墨片、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导电材料层的厚度是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是50nm-200nm;
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比表面积为1-3m2/g,振实密度为0.6-1.5g/cm3;
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硅含量为10%~60%,碳含量为4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纳米硅原料与第一碳源进行球磨混合,热处理,得到第一前驱体;
步骤2,将第一前驱体与第二碳源进行混合,热处理,得到第二前驱体;
步骤3,将第二前驱体与第三碳源进行混合,热处理,得到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比纳米硅原料:第一碳源:第二碳源=10:10:5;第二前驱体与第三碳源的质量比为1:0.05-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碳源选自分子量在2000以下的糖类,优选是蔗糖、葡萄糖、木糖、淀粉糖、麦芽糖或者果糖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热处理参数: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1-12小时;球磨机转速500-800rpm,球磨时间1h以上;纳米硅中值粒径为20-150n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第二碳源是石墨片、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地,第二碳源是由石墨片和碳纳米管混合而成,质量比为1:0.3-4;热处理参数:温度为800-1400℃,热处理保温时间为1-1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第三碳源是聚丙烯腈、聚吡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环氧树脂、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纤维素、芳香烃或芳香族脂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1-3中任意一步的热处理中,需要在保护性气氛中,所述的保护性气氛选自氩气、氦气等。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以及填充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电芯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位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