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6092.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万颖君;竺乘锋;邱剑季;贾强辉;涂集祺;杜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交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机械 微张拉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拉支架(1)、传力绳(2)、配重(3)、微应预力碳板(4)、测力计(5),微应预力碳板(4)固定于混凝土墙面上,传力绳(2)的一端通过测力计(5)连接微应预力碳板(4),另一端连接配重(3),且配重(3)通过传力绳(2)悬挂于张拉支架(1)上;
张拉支架(1)由底板(11)、立杆(12)、上传动杆(13),两根立杆(12)固定于底板(11)上,上传动杆(13)安装于两根立杆(12)之间,传力绳(2)绕过上传动杆(13)两端分别连接配重(3)、微应预力碳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张拉支架(1)还包括下传动杆(14)、下传动杆支撑梁(15),两根下传动杆支撑梁(15)平行设置于立杆(12)一侧,下传动杆(14)安装于两根传动杆支撑梁(15)之间,传力绳(2)绕过上传动杆(13)、下传动杆(14)两端分别连接配重(3)、微应预力碳板(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应预力碳板(4)上设有张拉端(41),传力绳(2)连接于张拉端(41)上。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材打孔,选取U形槽钢,并且在U形槽钢的侧面中部位置打孔;
步骤二:打磨清理,对所述U形槽钢的表面进行打磨,并使用酒精对所述U形槽钢和微应预力碳板(4)的粘接区进行清洁,去除所述U形槽钢和微应预力碳板(4)表面的灰尘;
步骤三:胶接槽钢,将粘结胶涂抹至所述U形槽钢腰部及微应预力碳板(4)一端,将所述U形槽钢粘接至微应预力碳板(4)上,加压至粘结胶固化;
步骤四:混凝土表面打磨清理,在混凝土进行打磨,然后使用酒精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灰尘;
步骤五:粘接微应预力碳板,采用快速固化型锚固胶将微应预力碳板锚固端粘接到水泥混凝土表面的锚固区,待所述锚固胶固化后,使用粘结胶将所述微应预力碳板其余部分与混凝土表面进行粘接;
步骤六:检验:将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与所述U形槽钢上的孔进行连接,并使得传力绳与微应预力碳板平行,在所述传力绳另一端悬挂重物并使得顶部转向装置两侧传力绳处于同一平面;手动对传力绳进行预紧,直至重物无法产生竖直向下位移,以消除传力绳与转向装置之间间隙;在碳纤维板表面施加垂直于碳纤维板的压力,使其贴近混凝土,待微应预力碳板粘结胶初步固化,拆除移动式机械微张拉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械微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采用中间后两边薄的方式将所述锚固胶涂抹至所述混凝土表面锚固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械微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区的大小为10cm×10cm,所述重物的质量为14kg-16kg。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械微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加压时间为3-5小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械微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在张拉支架(1)与传力绳(2)的接触处涂抹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交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交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0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