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除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1839.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周保学;袁玥文;李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昆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2;C25D21/18;C02F101/2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重金属 离子 工艺 | ||
一种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除钠工艺,通过收集电镀重金属离子废水,经过粗滤和精滤,将重金属离子溶液通过钠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交换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饱和后,分别由稀酸和浓酸洗脱阳离子交换柱,收集重金属离子的流出液,经浓缩后返回电镀工艺线使用。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回槽液中的钠离子和游离酸浓度,满足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镀重金属和水回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除钠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是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重金属废水的污染。现有的电镀重金属废水主要在电镀线的末端采用絮凝沉淀等方式处理,由此产生大量的危废污泥,造成资源浪费大、处理成本高;这种末端处理技术的出水含有颗粒物并含有较高的盐浓度,容易引起膜污染,导致后续膜分离水回收效率低和膜寿命下降。
现有技术发展了多种电镀废水重金属回收利用技术,但是由于这些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回收电镀线末端的重金属离子,而不是为了将重金属离子直接回用电镀生产线,因而其回收的重金属离子一般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以制成无机盐、金属等材料,而这一过程又会涉及新的能耗和化学物质的消耗,且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现有技术通过离子交换-纳滤膜-电解组合工艺回收重金属和水,但是该工艺复杂,而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回收重金属离子,还受限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能耗高、副反应严重、重金属离子回收率低,处理后的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等问题。在电镀生产线上实现重金属离子和水的原位分离在线回用,可以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低的物质消耗,从根本上消除电镀废水污染,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电镀废水污染控制的最佳途径。现有技术通过离子交换可以回收电镀废水的重金属离子和水,水可直接回用电镀线,重金属离子经进一步浓缩也以回用电镀线,但是现有离子交换技术分离后的重金属离子溶液,含有较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游离酸;随着回用时间加长,钠离子和游离酸会在电镀槽中不断积累,过高的钠离子会引起镀层松散、耐蚀性变差,游离酸过高会影响电镀液的pH等,由此严重影响电镀镀层的质量。因此解决回用重金属离子溶液的钠离子和游离酸问题,是电镀线重金属离子稳定回用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除钠工艺,能够大幅降低回槽液中的钠离子和游离酸浓度,满足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重金属离子回槽除钠工艺,通过收集电镀重金属离子废水,经过粗滤和精滤,将重金属离子溶液通过钠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交换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饱和后,首先用0.5-1%稀H2SO4为洗脱剂逆流洗脱阳离子交换柱,洗脱体积1.5-2倍柱体积,洗脱速率0.5-0.75倍柱体积/h;之后采用8~12%H2SO4为洗脱剂逆流洗脱,洗脱速率2~3倍柱体积/h,收集重金属离子的流出液,经浓缩后返回电镀工艺线使用。
所述的重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Cu2+、Ni2+、Zn2+等离子。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收集重金属离子的流出液,钠离子含量低、游离酸含量低,不影响电镀工艺的稳定性,经蒸发浓缩后可直接回用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昆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南京昆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胆道镜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料自动搬运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