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成品质量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8756.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卓鼎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G01N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02371 重庆市大足***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板 弹簧 成品 质量 检测 系统 | ||
本方案属于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成品质量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击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将钢板弹簧的中间部位夹紧;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柱和锁定杆,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双活塞杆液压缸,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呈球形,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上设有与第一活塞杆端部相匹配的凹槽。本方案通过设置冲击机构和双向活塞杆液压缸可实现对钢板弹簧垂向载荷和侧向载荷的测量,而且还可对钢板弹簧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疲劳强度试验,保证了钢板弹簧安装前质量符合标准规定,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方案属于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成品质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钢板弹簧(LeafSpring)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当钢板弹簧安装在汽车悬架中,所承受的垂直载荷为正向时,各弹簧片都受力变形,有向上拱弯的趋势。这时,车桥和车架便相互靠近。当车桥与车架互相远离时,钢板弹簧所受的正向垂直载荷和变形便逐渐减小,有时甚至会反向。汽车钢板弹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钢板弹簧在制作时,需要对钢板所能承受的弹性极限进行检测。
申请号为CN20202291509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用钢板弹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正中心处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端均设有冲击机构;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座、螺纹孔、螺纹杆、夹板、转盘、把手,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正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夹座,所述夹座的顶部开凿有螺纹孔,所述夹座的顶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延伸至夹座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
该方案通过夹紧机构将钢板夹紧,然后通过冲击机构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在垂直方向对钢板的两端进行弹性检测,并记录其形变时承受的压力值通。但车辆在实际路况行驶过程中,钢板弹簧通常会受到各种载荷,例如垂向载荷和侧向载荷等。因此,只做垂向载荷的疲劳试验,不能很好考核钢板弹簧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方案提供一种可以对汽车钢板弹簧进行侧向载荷测试的成品质量检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成品质量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冲击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将钢板弹簧的中间部位夹紧;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柱和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包括直径相同的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所述第一锁定杆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锁定杆上紧邻螺纹处设有直径比锁定杆大的锁定球,所述第二锁定杆的一端设有与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定杆上紧邻螺纹处设有直径比锁定杆大的锁定球,所述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锁定球转动配合,所述夹紧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紧机构沿机构中心对称设置;
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双活塞杆液压缸,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呈球形,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上设有与第一活塞杆端部相匹配的凹槽。
本方案的原理:首先将第一锁定杆有螺纹的一端穿进钢板弹簧的卷耳,第二锁定杆有螺纹孔的一端也穿进钢板弹簧的卷耳,然后螺纹孔与螺纹相配合,此时拧紧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使得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锁定杆上的锁定球将卷耳固定在两个锁定球之间,使得钢板弹簧不能左右移动,最后将支柱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得钢板弹簧不能左右移动,然后将双活塞杆液压缸两端的第一活塞杆分别与工作台两侧的锁定杆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卓鼎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卓鼎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