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搜寻爆毁潜航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8122.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野 |
主分类号: | B63C11/49 | 分类号: | B63C11/49;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张力元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搜寻 潜航 | ||
本发明提供的水下搜寻爆毁潜航器,包括外壳及尾翼,所述尾翼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前向照明摄像机构和前向探物声纳,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横向贯穿外壳的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安装有双向推进器,所述尾翼端设置有脱线爆炸锁,所述脱线爆炸锁连接有非金属导线。该发明可以通过自身的声纳和照明摄像机构,视屏感知探测水下实际情况,一但发现目标,首先可以发射破障火箭弹予进行击伤或摧毁作业,当探测到水下重要或大型目标,可利用自身货仓中的炸药直接把目标摧毁,同时在潜航器本身的货仓内的炸药在没有起爆作业时,潜航器可收回后,进行火箭弹的再次填装,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水下搜寻爆毁潜航器。
背景技术
水下潜航器是指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设备,以代替潜水员或小型载人潜艇进行深海探测、救生等水下作业,能够潜入海底对水内图像进行采集,目前,水下潜航器功能不够齐全,水下巡视范围不够广,且不能够对探测到的水下危险物或需要销毁的目标物直接进行自动爆毁,还需要在通过潜航器确定目标后利用舰船平台发射潜航火箭弹对目标物进行爆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水下搜寻爆毁潜航器,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潜航器功能不够齐全,水下巡视范围不够广,且不能够对水下危险物或需要销毁的目标物直接进行自动爆毁,还需要在通过潜航器确定目标后利用舰船平台发射潜航火箭弹对目标物进行爆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下搜寻爆毁潜航器,包括外壳及尾翼,所述尾翼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前向照明摄像机构和前向探物声纳,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横向贯穿外壳的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安装有双向推进器,所述尾翼端设置有脱线爆炸锁,所述脱线爆炸锁连接有非金属导线,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方照明摄像机构和下方照明摄像机构,所述外壳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货仓,所述货仓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投放仓门,所述货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沉浮机构和后端沉浮机构,且后端沉浮机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外壳的对称两外侧壁均设置有侧向探物声纳和水下破障火箭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尾翼处设置有泵喷螺旋桨,所述泵喷螺旋桨通过尾喷泵壳体安装于尾翼处,潜航器的左,右的方向变动靠双向推进器叶片的转动方向变动来实现向左推进还是向右推进,从而改变方向,尾翼处的泵喷螺旋桨能够推动装置进行前进,双向推进器及尾翼处的驱动泵喷螺旋桨均为泵喷推进装置,设定水下最高推进速度可达五十节。
优选的,所述前端沉浮机构和后端沉浮机构均包括浮力空气袋、沉浮水袋、空气泵、高压电容、水泵和高压储气筒,所述空气泵通过管道分别与高压储气筒及浮力空气袋连接,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沉浮水袋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用于进水,能够通过充气或者充水来改变潜航器的下潜深度。
优选的,所述上方照明摄像机构、下方照明摄像机构及前向照明摄像机构均包括照明灯和摄像头,使得在水内能够更好的对近处及中处的目标更好的观察和巡航。
优选的,所述投放仓门呈双开设置,所述投放仓门与货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开门开闭总成,对开门启闭总成包括安装架和与安装架及投放仓门之间转动连接连接的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或液压缸的伸出可推动投放仓门将货仓内自身携带的炸弹包投出,以便把目标摧毁。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导线表面设置有水下密封连接器和导线水中深度设定器,所述非金属导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脱线爆炸锁连接,另一部分与母船(航舰)连接,两部分非金属导线通过其表面设置的水下密封连接器连接,所述非金属导线包括非金属电源线及光纤,非金属电源线通过母船为潜航器供电和遥控操作,光纤进行通信传输,导线水中深度设定器能够通过设定调节非金属导线的长短,以便调节潜航器的非金属导线在水中的漂浮距离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野,未经陈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