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安全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7444.8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岳靓;陶烨;闫红宇;屈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04 | 分类号: | G01S1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兴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17 | 代理人: | 屠志力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体 遗留 检测 方法 装置 车辆 安全 控制 | ||
1.一种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向车辆发射的雷达探测信号被反射后的雷达回波信号经处理得到的雷达中频信号数据;
步骤S120,对雷达中频信号数据进行第一维的傅里叶变换,即距离维的傅里叶变换,得到距离维FFT数据并累积存储;
步骤S130,对距离维FFT数据进行第二维的傅里叶变换,即速度维的傅里叶变换,得到速度维FFT数据并累积存储;
步骤S140,当累积存储的数据帧数达到窗口规定的数量时,根据累积的距离维FFT数据生成距离-时间图谱,根据累积的速度维FFT数据生成速度-时间图谱;
步骤S150,根据累积得到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分别与标定的车内空环境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车内是否为空环境,若是则结束当前帧雷达中频信号数据的处理,继续下一帧雷达中频信号数据的处理;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S160,基于累积得到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标定的车内空环境数据进行车内生命体检测,得到生命体检测结果;
步骤S170,对接下来的每一帧雷达中频信号数据进行滑窗处理,得到每一帧雷达中频信号数据的生命体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内空环境数据具体包括车内空环境条件下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60具体包括:
a1)将累积得到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分别与车内空环境数据相减,去除车内环境物体的干扰;
a2)对去除干扰后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中每一帧数据进行进行峰值搜索,记录每一帧数据所有峰值位置索引和峰值强度,然后统计每个峰值出现的频次;
a3)根据峰值出现的频次和强度筛选有效峰值位置索引;
a4)根据距离-时间图谱上有效峰值位置索引上的峰值强度信息和相位展开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生命体,再根据速度-时间图谱判别生命体运动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距离-时间图谱上有效峰值位置索引上的峰值强度信息和相位展开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生命体,具体通过判断距离-时间图谱上有效峰值位置索引上的峰值强度是否满足大于设置的强度阈值条件,以及相位展开之后的相位幅度与频率是否均满足设置的阈值条件,以上均满足则判断存在生命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70中,所述滑窗处理后再进行数据滤波和野值点去除处理。
6.一种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的步骤。
7.一种车辆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210,实时侦听来自于雷达所探测的车辆的车辆驻停信号;
步骤S220,当接收到所述车辆驻停信号时,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对车辆进行检测;
步骤S230,当生命体检测结果显示车内存在生命体且遗留时间大于第一危险阈值T1时,向车辆发送打开空气外循环操作指令;
步骤S240,当生命体检测结果显示车内存在生命体且遗留时间大于第二危险阈值T2且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时,T2>T1,向车辆发送报警指令。
8.一种车辆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车辆安全控制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4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