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849.4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5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18 | 分类号: | H10K50/18;H10K7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方艳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间隔层,所述间隔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层与阴极之间,所述间隔层的材料选自Ag2S纳米晶、NiS纳米晶及Ni(OH)S纳米晶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Ag2S纳米晶和NiS纳米晶,所述Ag2S纳米晶与Ni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4:1)-(1:1);和/或
所述间隔层的材料由Ag2S纳米晶和NiS纳米晶组成,所述Ag2S纳米晶与Ni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4: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Ag2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所述Ag2S纳米晶与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4:1)-(1:1);和/或
所述间隔层的材料由Ag2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组成,所述Ag2S纳米晶与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4: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Ni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所述NiS纳米晶与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6:1)-(1:3);和/或
所述间隔层的材料由Ni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组成,所述NiS纳米晶与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6:1)-(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Ag2S纳米晶、Ni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所述Ag2S纳米晶、NiS纳米晶及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8:1:1)-(1:1:1);和/或
所述间隔层的材料由Ag2S纳米晶、NiS纳米晶和Ni(OH)S纳米晶组成,所述Ag2S纳米晶、NiS纳米晶及Ni(OH)S纳米晶的摩尔比的范围为(8:1:1)-(1: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5-10nm;和/或,
所述间隔层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间隔层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2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ZnO、TiO2、BaTiO3、掺铝氧化锌、掺锂氧化锌及掺镁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发光层为有机发光层或量子点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材料选自二芳香基蒽衍生物、二苯乙烯芳香族衍生物、芘衍生物或芴衍生物、发蓝色光的TBPe荧光材料、发绿色光的TTPA荧光材料、发橙色光的TBRb荧光材料、及发红色光的DBP荧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材料选自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和I-III-VI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阴极的材料选自Ag、Al及Au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范围为30-5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8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