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503.4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财;李森林;毕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12;H01L33/3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361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外延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LED外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衬底上的底部缓冲层、第一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型限制层、第一阻挡层以及第一型空间层;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二型空间层、第二阻挡层以及第二型限制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和所述第二阻挡层为Al组分渐变的结构层。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型限制层和第一型空间层之间插入Al组分渐变的第一阻挡层,在第二型空间层和第二型限制层之间插入Al组分渐变的第二阻挡层,可以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进而提高其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设施园艺的栽培形式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设施内的光照只有设施外的70%左右,在阴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设施内光照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设施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提高。人工补光是保证弱光寡照条件下设施园艺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传统的补光灯,存在能耗高、光效低、光谱与植物光合作用需求相差较远的缺陷,很难保证设施作物的高效生产的需求。
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光谱组成、光照强度灵活可控,因此,LED光源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植物补光方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而在LED光源应用在植物补光时,LED光源的发光效率对植物补光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来进一步提高LED光源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LED外延结构的内量子效率,进而提高其发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外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衬底上的底部缓冲层、第一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型限制层、第一阻挡层以及第一型空间层;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二型空间层、第二阻挡层以及第二型限制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和所述第二阻挡层为Al组分渐变的结构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的材质包括AlGaAs。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的材质中的Al组分为0.2~0.5。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一阻挡层的Al组分渐变的方式为:沿着所述衬底指向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的方向逐渐增加。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一阻挡层的厚度为50nm~200nm。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二阻挡层的Al组分渐变的方式为:沿着所述衬底指向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的方向逐渐降低。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为50nm~200nm。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还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型欧姆接触层、第一型缓冲层以及第一型窗口层,所述第一型限制层位于所述第一型窗口层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第二型半导体层还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二型缓冲层、第二型窗口层以及第二型欧姆接触层,所述第二型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二型限制层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腐蚀截止层,且所述腐蚀截止层位于所述底部缓冲层与所述第一型半导体层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衬底包括GaAs衬底、Si衬底、蓝宝石衬底中的一种。
可选的,在所述的LED外延结构中,所述有源层的发光波长为700nm~7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