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正时罩盖、发动机及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0441.1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李云;林伟雄;胡锡挺;冯驰;陆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正时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发动机正时罩盖、发动机及汽车,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上形成有降噪区,降噪区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降噪凹槽,由降噪凹槽的槽口至槽底方向上,各降噪凹槽呈渐缩状设置,由于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上形成有降噪区,通过在降噪区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降噪凹槽,由降噪凹槽的槽口至槽底方向上,各降噪凹槽呈渐缩状设置,如此利用声学黑洞凹坑结构的工作原理即利用弯曲波的能量聚焦原理,通过设计降噪凹槽,可以使得传入结构中的弯曲波的传播速度逐渐衰减到零,由此可以实现对结构弯曲波的抑制,从而实现对结构振动与噪声的抑制,从而使得在发动机工作工程中对中低频段的宽频噪声源具有较好的隔离与抑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罩盖、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消费者在汽车售前体验过程中,最直观感受的就是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正时罩盖作为发动机最大的薄壁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多领域性能,诸如轻量化、可靠性、NVH性能等。目前发动机正时罩盖多采用平板结构,通过增加厚度或者筋、肋、倒角和造型等设计提高正时罩盖的刚度和模态。但此类结构只能一定程度的在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正时罩盖的刚度以达到降噪效果,但降噪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正时罩盖、发动机及汽车,旨在在保证正时罩盖强量化的同时提高降噪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发动机正时罩盖,所述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上形成有降噪区,所述降噪区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降噪凹槽,由所述降噪凹槽的槽口至槽底方向上,各所述降噪凹槽呈渐缩状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降噪凹槽包括呈锥状设置的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中包括槽口截面较小的次凹槽和槽口截面较大的主凹槽,所述次凹槽设于所述主凹槽的周侧;或,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中包括槽口截面较小的次凹槽和槽口截面较大的主凹槽,所述次凹槽和所述主凹槽交替布设。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为圆锥状凹槽,所述主凹槽的槽口半径为R1,所述次凹槽的槽口半径为R2,其中,0.5cm≤R2≤R1≤1cm;和/或,
所述主凹槽深度为H1,所述次凹槽的深度为H2,1cm≤H1≤2cm,1cm≤H2≤2cm。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为圆锥状凹槽,所述主凹槽的侧壁的母线长度L1,所述次凹槽的侧壁的母线长度L2,其中,1cm≤L1≤2.5cm,1cm≤L2≤2.5cm。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降噪凹槽中,沿两个所述降噪凹槽间隔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降噪凹槽之间的间距D,所述降噪凹槽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为S,其中,D≥2S。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正时罩盖的材质为铝或PA66 GF30。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形成有处于所述降噪区外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上设置有加强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正时罩盖,所述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上形成有降噪区,所述降噪区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降噪凹槽,由所述降噪凹槽的槽口至槽底方向上,各所述降噪凹槽呈渐缩状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正时罩盖,所述发动机正时罩盖内侧面上形成有降噪区,所述降噪区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降噪凹槽,由所述降噪凹槽的槽口至槽底方向上,各所述降噪凹槽呈渐缩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鞋加工粘胶均匀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派单半径自动调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