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6667.4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贾伟;辛艺;谭木星;唐杰;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66;B60N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唐攀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调节 汽车座椅 臀部 支撑 结构 | ||
1.一种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1);
安装在所述靠背(1)内部的背部支撑体(2),其用于支撑用户的背部;
转动安装在所述靠背(1)下端的尾椎支撑组件(3);
用于自动驱动所述尾椎支撑组件(3)转动的驱动机构(4);
所述尾椎支撑组件(3)的上部与背部支撑体(2)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作用下,尾椎支撑组件(3)的上部能够相对于靠背(1)向前运动,并牵引所述背部支撑体(2)的下部朝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体(2)为钢丝网组,所述尾椎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1)和相对于支撑板(31)偏下设置的转轴(35),所述钢丝网组的下端与支撑板(3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5)与靠背(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呈弧形构造,其上端设有铰接座(311),所述钢丝网组包括纵横交错的横向钢丝(21)和纵向钢丝(22),所述横向钢丝(21)的两端连接在靠背(1)上,纵向钢丝(2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座(3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椎支撑组件(3)还包括位于支撑板(31)后侧的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臂(32)与第二支撑臂(33)之间的保持轴(34),所述转轴(35)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以及互相啮合的齿轮(42)和扇形齿板(43),所述电机(41)驱动齿轮(42)转动,扇形齿板(43)固套在所述转轴(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所述转轴(35)的两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上,所述第二支座(13)的外端具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撑部(131),所述齿轮(42)和扇形齿板(43)位于侧支撑部(131)的内侧,电机(41)安装在侧支撑部(13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板(43)位于第二支撑臂(33)的外侧,第二支撑臂(33)上设有与扇形齿板(43)焊接固定的翻卷部(331),所述保持轴(34)的一端依次贯穿翻卷部(331)和扇形齿板(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下端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1),所述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和扇形齿板(43)的中部均设有与旋转轴(11)相适应的与避让缺口(c)。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对应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的位置均设有向后延伸的连接块(312),连接块(312)的后端套装在保持轴(34)上,连接块(312)的中部设有定位槽(b),所述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的端部设有与定位槽(b)相适应的定位块(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2)一体成型在铰接座(311)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6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